-
生态脆弱区农户返贫脆弱性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环境最敏感区域,也是返贫问题较为集中的区域,返贫脆弱性作为评价农户返贫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为生态脆弱区农户的防返贫提供有效借鉴.以地处西秦岭的陇南山区为例,构建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测度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水平,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陇南山区农户返贫脆弱性指数均值为 0.103,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等级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态势.(2)不同类型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水平存在分化特征,高山区、农业收入占比高、抚养比高的农户返贫脆弱性较高,且农业收入占比高、抚养比高农户的高脆弱群体占比也高.(3)不同抚养比农户的暴露度与适应能力差异最为显著,敏感性水平则在不同生计方式和抚养比农户中差异最大.(4)家庭规模的扩大可显著增强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而交通便利度、网络覆盖率、未来生活预期、帮扶措施多样化和政策帮扶强度的提高可有效减缓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政策帮扶强度削弱了高度脆弱农户因交通便利度低所致的返贫脆弱性,帮扶措施多样化则减弱了户主受教育水平高所发挥的降脆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我国临界贫困人群卫生支出的致贫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我国临界贫困人群卫生支出的致贫影响,实证分析我国临界贫困人群应对健康风险的脆弱性.方法:采用世行推荐的居民卫生支出致贫分析方法,分析医疗费用对不同经济状况人群的致贫影响,比较脆弱性大小.结果:卫生支出发生后,临界贫困人群的贫困发生率为15.62%,远高于非贫困人群的1.86%,且后者发生致贫性卫生支出的风险显著低于前者(OR=0.10,P<0.001);同时卫生支出也加深了临界贫困人群的贫困程度,其因病返贫人员的贫困程度(4162元)甚至达到贫困人群整体贫困程度(4151元).结论:临界贫困人群应对健康风险更脆弱,是发生因病返贫的主要群体,应将其纳入现有扶贫兜底政策范围、建立完善信息监测和返贫预警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宁夏农村育龄期妇女相对健康贫困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明确农村育龄期妇女相对健康贫困脆弱性的风险因素,为健康扶贫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计算宁夏农村育龄期妇女相对健康贫困脆弱性指数,并通过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估计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现阶段,有6.44%的农村育龄期妇女陷入健康贫困的可能性较高;个人特征、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健康经济负担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育龄期妇女的健康贫困脆弱性;其中参加"两癌筛查"(-0.0199)、使用冲水厕所(-0.1560)、饮用自来水(-0.0665)、参加医疗保险(-0.0454)等都能减少陷入健康贫困的风险.结论:影响农村育龄期妇女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因素多维且复杂,为了防止更多育龄期妇女陷入健康贫困,管理者应改善农村育龄期妇女的生活环境,关注其健康状况,加大"两癌"筛查的宣传力度和落实力度,为已经陷入健康贫困风险的人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以确保该类人群不会因为健康问题返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