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发现红颈瓣蹼鹬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2022年8月22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祁家店水库进行鸟类调查时,在水库南岸的浅水区(100°27′57.81"E, 39°59′27.21"N,海拔1 405 m)发现约6只体色黑白相间的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Laridae鸟类,并拍摄到其游弋觅食的清晰照片(图1),经鉴定为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幼鸟.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 2017)和中国鸟类记录中心数据(中国鸟类记录中心, 2022),确定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结构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5-2016年4个季节,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结合调查鸟类并基于遥感信息分析生境结构,研究了大山包自然保护区9个1 km2样点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山包共有鸟类16目41科127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4种;雀形目、雁形目、鸻形目鸟类为主,共27科80种,数量最多的是斑头雁(Anser indicu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共占总数量的50.09%;种类以留鸟(占49.61%)和鸣禽(51.97%)为主,数量以冬候乌(58.13%)和水鸟(60.28%)为主;40.94%的种类和60.28%的数量均偏好水域湿地生境类型;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水域面积占比与冬季和春季鸟类数量显著相关(P<0.05),森林-灌丛面积占比与夏季和秋季鸟类种类显著相关(P<0.05);大山包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越冬地,其生境结构对鸟类种类和数量有巨大影响;营建水域、森林-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生境类型及其空间组合,是保护大山包鸟类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北武汉发现彩鹮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9月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府河柏泉段(30°45′1″N,114°9′15″E)观测到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1只,其隶属于鹳形目鹮科彩鹮属.该鸟种发现之处,为府河流经武汉柏泉的河段,该河段夏季被高水位所淹,夏末秋初水位降低,当地居民开挖田垄补种水稻,形成若干块半湿润的水田及草滩.同域分布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等鹭科鸟类,及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鹤鹬(Tringa erythropus)等为主的鸻形目鸟类.被发现时,该鸟与白鹭混群于田间觅食栖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鸻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鸻形目(Charadriiformes),全世界约有384个物种,分属于19科94属,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研究迁徙和觅食行为的良好材料.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快速发展,由于样品难以收集,缺乏系统的测序策略,鸻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相对滞后.引物设计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PCR实验依赖于高质量的特异性引物,本研究拟设计一套用于鸻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扩增的通用引物.对GenBank中现有的鸻形目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多重比对,发现若干个保守性区域,本研究在该区域设计13对扩增鸻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通用引物,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均在1.5kb左右.我们选取4个物种,即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丘鹬(Scolopax rusticola)、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和针尾沙锥(Gallinago stenura),进行PCR扩增验证,设计的引物在4个物种中均能顺利扩增、测序,该引物在鸻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扩增中的具有普遍适用性.本研究设计的13对通用引物在扩增鸻形目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将为么形目的系统发育关系、种群遗传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发现肉垂麦鸡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10月8日15:36时,在重庆市渝北区江北机场飞行区(29°44′24″N,106°40′48″E,海拔415m)-拦鸟网上发现1只中型涉禽,经形态鉴定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鸻科(Charadiidae)的肉垂麦鸡(Vanellus indicus).该鸟随后被异地放飞.发现其位置的小生境为杂草坪,以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等为优势种.该鸟喙红色,前端黑色,嘴基有红色肉垂,这一特征在中国分布的其他麦鸡种类缺如(王岐山等2006),其虹膜红褐色,眼周红色,前额至后颈黑色,颏、喉、胸黑色,颈侧未全黑,后颈的黑色部分形成半圆形与浅褐色的背部相连,颊部的白色区域斜向下延伸与白色的腹部连通(王岐山等200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辽宁鸟类分布新记录4种:小滨鹬、长嘴半蹼鹬、斑胸滨鹬、流苏鹬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0年至2019年间,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在辽宁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湿地累计记录到鸻形目(Charadriiformes)水鸟48种,其中小滨鹬(Calidris minuta)、长嘴半蹼鹬(Limnodromus scolopaceus)、斑胸滨鹬(C.melanotos)、流苏鹬(C.pugnax)等4种是辽宁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江苏盐城发现一例白化环颈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鸻科(Charadriidae)鸻属鸟类,常栖息于海边潮间带、河口、泥地等生境中.环颈鸻繁殖于我国新疆、青藏高原北部至长江流域以北,越冬于青藏高原南部至长江流域以南(郑光美2017),在江苏境内广泛分布,为留鸟(鲁长虎201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江苏张家港发现白顶玄燕鸥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9年8月10日下午,在江苏张家港六干河沿长江江堤(120°37′15″E,31 °45 ′33″N)发现1只沿堤岸飞行的深色燕鸥,其通体为烟褐色,头部浅白,眼圈白色(图1).查阅相关图鉴(约翰.马敬能等2000,萧木吉等201 5)确认为白项玄燕鸥(Anous stolidus).白顶玄燕鸥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大洋和澳大利亚北部,大洋性鸟类.白顶玄燕鸥在中国已知记录地点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及台湾(郑光美2017).经查阅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鲁长虎2015,郑光美2017)及ebird(www.eBird.org)和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的记录,确定白顶玄燕鸥为江苏鸟类分布新记录种.该个体出现期间为强台风天气,推测为迷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湖北省鸟类新记录——鸥嘴噪鸥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8年5月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天兴洲执行"长江天兴洲湿地鸟类监测与保护志愿者行动"项目时,于天兴洲洲头(114°21′33. 43″E,30°38′47. 19″N,海拔0 m)观察到2只中等体型的浅色燕鸥,并拍摄到其飞行时的清晰照片(图1),观察到该鸟种时,其在沙滩上空盘旋飞行,并发出尖锐的鸣叫声,同一地点同时发现的鸟种有白额燕鸥Sterna albifron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金眶鸻C. dubius.现场目测该鸟全长约35 cm;自头顶至头部两侧为黑色;上体自背部至腰部及翅上覆羽为灰色,尾为白色;下体自喉部至尾羽的末端均为白色,两翼除翼尖灰色外其余部分均为白色;喙、跗蹠均为黑色.与形似种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相比,其喙较粗短,尾羽分叉较浅,外侧尾羽外缘非黑色,喙、跗蹠非红色(观察季节为夏季).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定其为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鸥嘴噪鸥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云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和台湾;查阅《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张大治等,2019 )、《四川省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阙品甲等,2020),其在宁夏、四川亦有分布.查阅《湖北鸟类种数的新统计》(雷进宇等,2012)、《湖北地区湿地鸟类分析》(许国权等,2016)和《湖北省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周文昌等,2018)等湖北省内鸟类分布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该鸟为湖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鸟类迁徙与滨海旅游项目关系——以碧海银沙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8年7月—2019年5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启东长江口(北支)自然保护区恒大海上威尼斯碧海银沙海水浴场内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3科51种,其中鸻形目、雁形目、鹳形目、鸊鷉目等水鸟为鸟类群落的构成主体.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秋季迁徙期>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越冬期,鸟种由多至少依次为越冬期>秋季迁徙期>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鸟类数量由多至少依次为越冬期>春季迁徙期>秋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从客流季节集中指数R值来看,碧海银沙旅游区客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动明显,春、秋、冬三季客流量占比过低.对客流量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整体呈负相关,月客流量与鸟类种数相关性较高.本研究探讨了滨海旅游与鸟类迁徙之间的关系,为滨海旅游景区在协调旅游与鸟类迁徙的时空错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