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NS复合物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增殖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复合物4(GINS4)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癌细胞侵袭、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6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中收集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INS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特异性短发卡RNA (shRNA)构建低表达的肝癌细胞稳定株,将其分为实验组(shRNA组)和对照组(NC组);Transwell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RT-qPCR表明GINS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量(2.89±0.11)高于癌旁组织表达量(1.3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6, P<0.01)。Western blot显示在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4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的(1.54±0.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7, P<0.05),shRNA转染HepG2细胞后,实验组GINS4表达量较对照组的表达量低(1.88±0.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43, 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实验组穿孔细胞数目[(56.33±3.51)个/视野]低于对照组[(90.42±1.53)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4, P<0.01);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集落数量[(83.33±7.37)个]低于对照组[(345.00±16.6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28, P<0.01);CCK-8实验显示在3 d的吸光度值实验组(1.43±0.11)低于对照组(2.1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2, P<0.01)。 结论:在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4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降低GINS4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关键基因的鉴定及通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本研究旨在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构建一个基因共表达网络,以探索NASH发生发展的潜在关键通路和基因.方法:数据来自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GSE48452和GSE89632两个数据集.使用WGCNA确定与NASH相关的模块.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对这些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GSE48452数据集中的黑色模块、GSE89632数据集中的灰色模块与NASH相关最显著.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目标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别集中在脂质降解、核染色体及有机酸的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显示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通路富集尤为显著.结论:通过WGCNA分析,确定了与NASH相关的潜在基因[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YMS)、细胞色素P450家族26亚家族A成员1(cytochrome P450 family 26 subfamily A member 1,CYP26A1)、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5,FABP5)、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微染色体维持蛋白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5,MCM5)、GINS复合物亚单位2(GINS complex subunit 2,GINS2)]及关键通路.这些基因可能参与NAFL到NASH的转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胰腺癌组织MCM2、MCM4、MCM1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CM2、MCM4、MCM10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显著相关(P<0.05).高表达MCM2、MCM4、MCM10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P<0.05).进一步探讨MCM2、MCM4、MCM10参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发现MCM2、MCM4、MCM10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其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有MCM5、MCM6、RPA3、RPA1、POLA2、ORC2、ORC3、DBF4、CDC6、GINS2等.MCM2、MCM4、MCM10主要富集在前复制复合体的活化、DNA复制、DNA合成、DNA复制的启动、细胞核DNA的复制、CDC6相关的复制起点识别复合物、皮瓣转移、介导通路、体温自动调节通路等信号通路中.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CM2、MCM4、MCM10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其构成功能模块,通过前复制复合体的活化、DNA复制、DNA合成、DNA复制的启动、细胞核DNA的复制、CDC6相关的复制起点识别复合物等生物过程参与胰腺癌细胞的发生与发展.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功能模块的发现有望为胰腺癌的靶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小染色体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微小染色体家族(MCMs)在肝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肝癌组织MCMs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s基因在Ⅰ、Ⅱ、Ⅲ期肝癌中随着分期升高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M2、MCM3、MCM5、MCM6、MCM7基因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显著相关(P<0.05).高表达MCMs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MCMs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利用String-DB数据库进行蛋白网络互作模型分析,与MCMs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包括MCM10、ORC1、ORC2、ORC4、ORC5、GINS1、GINS2、GINS3、GINS4、CDC6、CDC7、CDC45、ASF1B、CDT1、WDHD1等.利用Metascape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MCMs主要富集在DNA复制、细胞周期调节、DNA依赖的DNA复制、复制前体复合物的活化、DNA解螺旋、核基因的复制、DNA调控的复制、CDC6相关的起始识别复合物的调节、DNA复制检查点的调控、蛋白-DNA复合物的组装等信号通路.研究认为,MCMs在肝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CMs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肝癌中MCMs主要干扰DNA合成、复制的具体过程,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为肝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