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T-263诱导A431细胞凋亡及其对AKT下游信号通路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抗凋亡蛋白抑制剂ABT-263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A431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①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与A431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②分别以浓度为50 μmol/L的ABT-263(抑制剂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处理A431细胞,培养4和9h后,采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检测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③以剂量为0、10、25、40和50 μmol/L的ABT-263处理A431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④以不同剂量的ABT-263处理A431细胞,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化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和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A431细胞中的BCL-2和BCL-XL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HaCaT细胞(P<0.01).TEM检查结果显示,抑制剂组A431细胞从正常的形态逐渐变化为凋亡的形态,表现为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并凝聚在核膜周边,核仁裂解.10、25、40和50 μmol/L剂量组A431细胞的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10、30和50 μmol/L剂量组A431细胞的活化Caspase-3和活化PARP-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0、25、40、50 μmol/L剂量组A431细胞的pAKT(ser473)和pGSK3β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γH2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431细胞活力和p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抑制剂剂量的增加而减少(P<0.01),活化Caspase-3和γH2AX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抑制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ABT-263可诱导A4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并可诱导AKT/GSK3β信号通路失活,从而促进A431细胞凋亡,呈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香菇基因组中L-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同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L-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L-cysteine sulfoxide lyase,C-S lyase)是香菇中含硫风味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基于6个不同香菇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了24个潜在的香菇L-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Lentinula edodes C-S lyase,Lecsl)同源基因,对其编码蛋白的生理生化特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转录活性、分子进化、保守基序和蛋白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24个香菇Lecsl同源蛋白含有相同的蛋白结构域(IPR015424和IPR000192),都属于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家族(PTHR43092∶SF2),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但它们的蛋白稳定性有所不同.对24个Lecsl同源蛋白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中的11个组成了新的进化分支,这一分支的Lecsl同源蛋白在香菇的菌丝体或子实体中有转录活性,且含有蒜酶和L-半胱氨酸脱硫酶的保守基序19,推测这一分支的Lecsl同源蛋白在香菇中具有催化产生含硫风味物质和内源性甲醛的活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分支又分为两个亚支,其中一支包含已发现的Lecsl/LE01_CSL1,并且在香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阶段都有转录活性;另一个亚支上的C-S lyase同源蛋白仅在菌丝体中有转录活性,推测这两个亚支的L-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分别在香菇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发挥催化作用.通过三维结构的解析,阐明了Lecsl中保守基序19亦是使蒜酶产生催化活性的关键结构域,并且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保守基序19中的Asn3、Gin5和Ser6是香菇C-Slyase产生催化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