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单个核细胞微小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这是一项对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274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对患者进行随访,直到2023年1月,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情况.miRNA微阵列用于分析基线循环miRNAs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候选miRNAs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随访期间[422(184~939)d],有2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服用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基线PBMCs样本中分析了2 549个miRNA的表达,并鉴定了20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定义为FC>1.3和P<0.05).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非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PBMCs样本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hsa-miR-483-5p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表明,hsa-miR-1273g-3p[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45]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6%,hsa-miR-2861(AUC=0.614)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2%,hsa-miR-483-5p(AUC=0.82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0%.3种候选miR-NAs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一种miRNA,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1、90%、98%.结论 PBMCs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上调和hsa-miR-483-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sa-miR-422a靶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测hsa-miR-422a在增生性瘢痕的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2020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收集3份增生性瘢痕组织和3份上睑单睑患者皮肤组织(男3例,女3例,年龄20~42岁,平均28.3岁),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sa-miR-422a表达;用s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hsa-miR-422a靶向基因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构建ceRNA网络。对hsa-miR-422a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预测其生物学功能。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验证关键靶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表达。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成纤维细胞中,hsa-miR-422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皮肤( P<0.05)。s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到hsa-miR-422a靶向的133个基因和1 033个lncRNA,由此构建以hsa-miR-422a为中心的ceRNA网络。靶基因PPI网络分析筛选出MAPK1、GRB2和IGF1R等10个关键基因,其功能主要与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动、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通路、肌细胞增殖等相关,且主要富集于FoxO、mTOR、Toll样受体、Ras、MAPK、PI3K-Akt、干细胞调控等通路。关键靶基因MAPK1、GRB2和IGF1R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P<0.05)。 结论:hsa-miR-422a在增生性瘢痕表达较低,可能与MAPK1等关键靶基因构成ceRNA网络,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