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36 | 下载825

目的 总结PRRT2基因突变良性婴儿癫痫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PRRT2基因突变良性婴儿癫痫患儿及受累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改变,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40例患儿中男18例、女22例,癫痫起病年龄3~15月龄,中位起病年龄4.6月龄,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常见发作表现为反应减慢、双眼凝视、面色发绀.20例患儿起病初期呈丛集性发作,但发作间期反应良好.2例患儿在癫痫发作停止后分别于2岁6月龄和12岁出现发作性运动障碍.24例患儿的家系中有发作性疾病史者34例,包括婴儿期无热抽搐史19例,儿童期或成年期发作性运动障碍史6例,婴儿期无热抽搐且成年期有发作性运动障碍史8例,婴儿期发热抽搐史1例.发作间期脑电图32例未见异常,8例可见少量散在棘波、棘慢波.36例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服药后发作易于控制;4例未用抗癫痫药未再发作(均于2岁以内停止).随访6个月~15年,24例1岁内发作停止,10例1~2岁发作停止,2例2~3岁发作停止.40例患儿均发现PRRT2基因突变,7例PRRT2基因为整体杂合缺失,33例PRRT2基因为杂合突变,包括28例移码突变和5例错义突变,其中30例为家族遗传性突变,3例为新生突变(

作者:陈春红;吴沪生;王晓慧;王红梅;张珅;吕俊兰;任晓暾;方方;陈国洪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8 年 5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36 | 下载:825
作者:
陈春红;吴沪生;王晓慧;王红梅;张珅;吕俊兰;任晓暾;方方;陈国洪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8 年 56卷 11期
标签:
癫痫 基因 突变 PRRT2 Epilepsy Genes Mutation PRRT2
目的 总结PRRT2基因突变良性婴儿癫痫家系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PRRT2基因突变良性婴儿癫痫患儿及受累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改变,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40例患儿中男18例、女22例,癫痫起病年龄3~15月龄,中位起病年龄4.6月龄,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常见发作表现为反应减慢、双眼凝视、面色发绀.20例患儿起病初期呈丛集性发作,但发作间期反应良好.2例患儿在癫痫发作停止后分别于2岁6月龄和12岁出现发作性运动障碍.24例患儿的家系中有发作性疾病史者34例,包括婴儿期无热抽搐史19例,儿童期或成年期发作性运动障碍史6例,婴儿期无热抽搐且成年期有发作性运动障碍史8例,婴儿期发热抽搐史1例.发作间期脑电图32例未见异常,8例可见少量散在棘波、棘慢波.36例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服药后发作易于控制;4例未用抗癫痫药未再发作(均于2岁以内停止).随访6个月~15年,24例1岁内发作停止,10例1~2岁发作停止,2例2~3岁发作停止.40例患儿均发现PRRT2基因突变,7例PRRT2基因为整体杂合缺失,33例PRRT2基因为杂合突变,包括28例移码突变和5例错义突变,其中30例为家族遗传性突变,3例为新生突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