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护理专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打造一流课程成为全国各护理院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该文梳理了护理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整体建设情况,即护理类共计108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建设情况略超过一级学科平均水平,发展呈现区域差异、院校差异、经典课程多次获评和专业课程聚集的特点.基于此,根据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挖掘院校优势、整合多学科资源、优化课程设计、推进课程数字化转型、加强政策与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促进护理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科技创新路径助力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科技创新如何促进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方法:阐述了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义和现状,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学部为例,分析了我国医院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不足,就科技创新如何助力我国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结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优化科研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临床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等措施,是实现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结论: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融合协同发展,能够助力我国医院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水平一流学科建设,是凝聚我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公立医院学科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学科评估是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是公立医院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某院在成为"双一流"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后,为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从人才建设、临床医疗、科研能力和教学工作4个方向构建了学科评估体系并加以应用。依据评估结果,某院将学科划分为优势学科、培育学科和潜力学科3类,并建立相应发展战略,给予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尤其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加速弥补短板。经过实践,某院人才团队、科研教学水平、学科声誉和综合实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质量高水平医院的评价体系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院评价是规范行为、保障质量的有力工具,对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建立对标世界一流、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高水平医院评价体系,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向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要基础。作者对相关政策及国内外主流医院评价体系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中关于多院区管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建设、管理创新、文化建设、国内外辐射影响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医疗质量等7个方面初步探索构建高质量高水平医院的评价体系,以期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为优化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培养情况、转化医学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科研成果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中,68.1%(216/317)的研究生能够主动了解课题研究领域进展,42.0%(133/317)的研究生具有跨学科合作培养的经历,63.1%(200/317)的研究生能够在导师主导下完成转化医学研究,50.5%(160/317)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和报告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但是,51.4%(163/317)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足,30.9%(98/317)的研究生课题汇报频率低,25.2%(80/317)的研究生需要依赖导师的指导来推进课题,尚有47.3%(150/317)的研究生无跨学科培养的经历。结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落实跨学科合作培养和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科研的两大主角(导师+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培养,将转化医学研究落到实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可行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医大学“七位一体”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文章主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并结合军医大学实际,从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成果等7个方面,从招生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注重培育成果,探索建设“七位一体”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设计开发及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对"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描述,结合其在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与线下实验内容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并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健康中国战略对我国当下和未来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发展,培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健康管理人才。通过创新健康管理科学研究,推动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健全健康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培养一流健康管理人才,形成完善的健康管理模式,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建设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加快推进一流医院建设,某高校附属医院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实行学科差异化发展、构建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强化其应用、以项目制的形式进行过程管理等进行学科建设管理。2018年,医院将各学科分为领军学科、优势学科、骨干学科、骨干培育学科和潜力学科5个层级,按照不同力度给予分级经费支持;将各层级学科2015年至2018年的学科建设评估得分的中位数作为未来2年(2019年和2020年)的考核达标分值,引导学科对标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高位谋划。对2019年和2020年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得分达到考核达标分值的学科有38个,其中得分为考核达标分值2倍以上的学科16个,仅有7个学科的得分低于考核达标分值;医院在学科声誉、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及社会贡献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实现了对医院学科建设的有效引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医院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山东省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一流医学学科建设策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山东省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调研法获取2020年度山东省医院科技量值数据,利用统计描述法、赋值法和NetDraw可视化工具分析山东省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山东省百强医院数位于全国第7,百强学科数位于全国第6。全国50强医院山东省仅占3家,80.6%的省内排名第一学科集中在这3家医院。41.6%的山东百强上榜学科排名在各自学科榜的50名之后。山东省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中上游水平,一流医院和一流学科较少且分布不均,整体科技影响力较弱。结论:针对山东省现状,建议各医院以科技量值评价指标为指引,加强科研环境建设、大力发展临床研究、持续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科研诚信教育,为加快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科技战略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