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医学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科研文献阅读是医学生需要尽早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文献阅读方法,为其日后学习和深造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校级通识选修课程"科研文献学习与交流"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选修过本课程的137名学生中,99.3%(136/137)的学生均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对2020至2021年选修本课程的7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以课程形式指导低年级本科生阅读科研文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88.9%(64/72)]和口头报告能力[66.7%(48/72)],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51.4%(37/72)],并使学生从同伴学习中获益[63.9%(46/72)]。本课程初步建立了一套以独立课程为形式,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早期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方法: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论文创新、写作规范等方面,对某高校2016至2018年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的1 122份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1.0%(614/1 006)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为应用型研究,30.0%(302/1 006)为非立项研究;83.9%(941/1 122)的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总评为良好及优秀,评价较差的前3项分别是:论文创新3.3%(37/1 122)、论文内容2.2%(25/1 122)、写作规范0.9%(10/1 122)。结论:学校及导师应明确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加强其科研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在注重临床实践训练的同时不能降低其学术性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科研项目管理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早期接触临床科研项目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及效果评价尚比较缺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21年起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科研项目管理的探索,通过3年的探索,建立了基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ng,CDIO)的管理方案。对参与项目的12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和111名临床医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8名(85.0%)学生和92名(82.9%)教师对项目感到满意,102名(80.3%)学生通过参加项目获得了成就感,其中99名(97.1%)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科研能力,89名(87.3%)学生认为提高了学术写作能力,70名(68.6%)学生认为提高了学术表达能力。91名(71.6%)学生在项目结束时能够撰写并投稿一篇综述或论著。基于CDIO对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有助于促进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中华医学会-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成果总结——皮肤篇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中华医学会和欧莱雅集团在2003—2018年间联合启动了"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该项目在助力提高中国皮肤科医生科研能力的同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基于中国人群样本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并以期刊论文、会议报告等形式多次参与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本文作者通过整理项目资料和已发表文献,对皮肤相关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做一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相关文献进行范围综述,旨在明确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内容及适用场景。方法:以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为方法学指导,在医疗机构场景下聚焦临床护理专家能力、胜任力、角色和职责,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Cochrane Library)及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提取临床护理专家岗位类别、研究类型、作者、国别、发表年份、核心能力要素等内容。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日。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06篇,最终纳入15篇文献。汇总出6项一级指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道德/伦理/法律)、16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结论:国内可借鉴国外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的要素设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完善临床护理专家的能力要求,并进一步完善各岗位的护理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迷惘困境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索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经历的迷惘困境,为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及最大差异法,于2019年3—6月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23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迷惘困境4个主题:新环境挑战课程学习的预期假设;科研能力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调整在临床实践中的自我定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准备度不足。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毕业准备方面存在迷惘困境,护理教育者可以此为触发点,开展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专家视角下青年医师科研开展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 分析青年医师科研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建议及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23年2-8月对江苏省10家三甲公立医院的35位专家以面对面半结构化方式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范式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归纳.结果 经三级编码分析,梳理出76条概念、20条范畴和5个主范畴,获得了以科研能力、科研认知、环境支持、环境驱使、科研情感为核心的青年医师科研开展影响因素模型及其作用机制.结论 应更加注重青年医师创新思维等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更有效的外部支持环境,完善科研压力机制,加强科研认知教育,提升其科研情感,更好地促进青年医师科研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高校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旨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科研管理和科技覆盖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开放共享方式进行了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开放运转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虽然现阶段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通过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层分级管理、建设高效灵活的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引入高层次的仪器管理和服务人员并加强培训以及加强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高效开放共享。结论:在现阶段通过一定的管理、系统能力以及人员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结构方程的社区全科团队长管理能力与团队工作成效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索社区全科团队长管理能力与团队成员工作成效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11—12月,采用分层抽样,先抽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共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然后再基于标准纳入全科团队长和团队成员,采用个人信息调查表、全科团队长管理能力评价量表、全科团队成员工作成效量表(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忠诚、工作绩效和职业倦怠)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全科团队长管理能力与团队成员工作成效的关联机制。结果:共发放问卷944份,有效问卷859份,有效回收率为91.00%。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全科团队长管理能力部分维度对员工组织忠诚(组织管理: β=0.37、教学科研管理: β=-0.29、战略及文化建设: β=0.23、个人品质: β=0.11)及工作绩效(专项业务管理: β=0.95,组织管理: β=0.54)有显著效应( P<0.05),团队成员的组织忠诚在团队长管理能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9.50%)。 结论:全科团队长的管理能力不仅直接能作用于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还可通过团队成员组织忠诚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选取同济大学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前期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人数占比93.7%(296/3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占比81.4%(127/156),满意占比17.3%(27/156)。用人单位对评价条目满意程度与需求程度比较,在职业素养维度的"具有责任心且工作投入度高"[(4.86±0.53)分比(4.81±0.46)分, P=0.038]和"心理素质良好"[(4.81±0.55)分比(4.69±0.64)分, P=0.021]2个条目、理论知识维度的"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条目 [(4.76±0.60)分比(4.73±0.51)分, P=0.034]、工作能力维度的"具备科研创新能力"[(4.72±0.66)分比(4.68±0.58)分 , P=0.043]条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满意程度评分。 结论: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医学院应当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关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