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方胃痛颗粒治疗胃癌大鼠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20只,模拟改良MNNG+复合造模法建立胃癌大鼠模型15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FU组、中药组、5-FU组+中药组,每组各38只,剩余备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干预期间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并于干预6周、干预12周后两个时段采集各个组大鼠胃组织标本,在HE染色镜下进行病理组织鉴定.结果 干预6周、干预12周后,5-FU组、中药组、5-FU组+中药组大鼠一般情况、死亡情况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较空白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有明显改善趋势(P<0.05);其中以5-FU组+中药组、中药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七方胃痛颗粒治疗胃癌实验大鼠疗效确切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Raf-1基因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模型Raf-1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和加味七方胃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其余5组饮用180 μg·mL-1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水溶液,建立CAG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氯化纳溶液灌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分别给予胃复春片和相应浓度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灌胃.连续干预30 d后取大鼠胃黏膜,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Raf-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病颗粒组Raf-1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大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Western Blot法检测Raf-1蛋白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Raf-1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免疫组化法检测Raf-1的蛋白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Raf-1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下调幅度最明显.结论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有明显的疗效,能保护胃黏膜,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CAG大鼠的Raf-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