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濒危植物大花万代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其分类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万代兰属的属间界限划定及其亲缘关系重建是兰科分类系统中的难解之谜.该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珍稀濒危植物大花万代兰的一对深裂花粉团的形成机制、花药壁发育模式、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等的胚胎学特征.结果 表明:(1)大花万代兰早期的花药原基分化出一对侧生药室,每个药室的小孢子囊中央分化出一条在花药成熟时会降解的不育隔膜组织,形成两个不等深裂的花粉团.(2)发育完整的花药壁有5~9层,包括2~6层药室内壁,符合多层型花药壁发育类型;绒毡层细胞为单核,腺质型,在花药成熟时,表皮、中层和绒毡层皆降解,仅留下2~6层纤维性加厚的药室内壁.(3)小孢子母细胞经过连续型胞质分裂形成正四面体和左右对称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四分体继续保持在同一个胼胝质内,完成有丝分裂形成了2-细胞型的四合花粉;四合花粉两两紧密排列,且由于隔膜组织的降解,最终发育为一对深裂的花粉团.根据现有兰花花药发育资料,分析了大花万代兰花粉团发育的胚胎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为万代兰属错综复杂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万代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双色万代兰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报道了在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发现的中国兰科(Orchidaceae)万代兰属(Vanda W.Jones ex R.Br.)一新记录种——双色万代兰(Vanda bicolor Griff.).双色万代兰与白柱万代兰(V.brunnea Rchb.f.)的形态较近似,但前者唇瓣中裂片正面粉色或黄绿色,不具纹,先端稍开裂,易与后者相区别.同时还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彩色图版.该研究为兰科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对丰富我国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双版纳5种附生兰非菌根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盆距兰Gastrochilus、隔距兰Cleisostoma、毛兰Eria、贝母兰Coelogyne和万代兰Vanda的根、茎、叶分离得到172株非菌根内生真菌,根据ITS1-5.8S-ITS2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盘菌亚门的4纲11目29属,其中炭角菌目、肉座菌目和格孢腔菌目真菌的相对频率最高;Xylaria、Fusarium和Phoma为主要优势属,相对频率分别为23.3%、14.5%和10.5%,它们的组织专化性不同,其中Xylaria在根、茎和叶均有分布,而Fusarium和Phoma都分离自根部.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种类组成差异明显,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083、1.0312和0.6557,表明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茎、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其中根的主要优势内生真菌类群有Fusarium、Xylaria和Phoma,茎的主要优势内生真菌类群有Xylaria、Pestalotiopsis和Colletotrichum,叶的主要优势内生真菌类群有Colletotrichum、Pallidocercospora、Pantospora和Phyllosticta.从附生兰种类来看,盆距兰、隔距兰、毛兰、贝母兰和万代兰内生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689、2.2635、2.0115、1.9197、1.7139,表明盆距兰和隔距兰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毛兰、贝母兰和万代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