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三苯胺衍生物取代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以三苯胺取代邻菲啰啉衍生物为主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抗菌钌配合物[Ru(phen)2PMA](PF6)2(Ru-1)和[Ru(dmphen)2PMA](PF6)2(Ru-2).方法 通过1H NMR、13CNMR和HRMS对两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时间杀伤曲线,生物膜形成实验,耐药测试,溶血毒素分泌实验以及棋盘联用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通过DAPI/PI染色实验以及蛋白质泄露实验研究了化合物的抗菌机制;最后通过大蜡螟幼虫研究了化合物的毒性.结果 两个化合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抗菌活性(MIC=0.0078~0.0156 mg/mL),0.031 mg/mL的Ru-2能在10 min杀灭超过99.0%的细菌.在亚抑菌浓度下,Ru-2不仅能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溶血毒素的分泌,还能显著提升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FICI<0.5).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Ru-2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此外,毒性研究也表明Ru-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具有膜破坏机制的金属钌配合物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抗肿瘤活性化合物DN-4的合成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抗肿瘤活性化合物3,5-二氨基-N-(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以3,5-二硝基苯甲酸和间三氟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胺与酰氯的亲核进攻反应得到3,5-二硝基-N-(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再由水合肼还原硝基得3,5-二氨基-N-(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结果 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利用1 H-NMR、13 C-NMR、HRMS确证了结构;收率为90.6%.结论 所研制的合成工艺路线各步收率均较高,而且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试剂和条件,具备工业化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苯胺衍生物改变大鼠肝脏生物转化酶能力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三氟甲基-3-硝基-喹啉-4-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喹啉类抗肿瘤化合物.方法 以4-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环化、硝化、氯代、偶联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2-三氟甲基-3-硝基-喹啉-4-胺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ESI-MS进行结构确证.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231)、前列腺癌细胞(LNCAP)、人肺癌细胞(A549)、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 共合成2-三氟甲基-3-硝基-喹啉-4-胺衍生物11个,在5μmol·L-1的浓度下,化合物4b、4f、5a、5c对4种细胞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建立了一种2-三氟甲基-3-硝基-喹啉-4-胺衍生物的快速合成方法,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为深入探讨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2,3-三氮唑并[4,5-d]嘧啶酮三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设计合成天然产物deoxyvasicinone和mackinazolinone类似物1,2,3-三氮唑并[4,5-d]嘧啶酮三环系列化合物,以期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商业易得的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重氮化、[3+2]环加成、催化环化等步骤合成了27个结构新颖的三环类化合物;采用MTT法(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物),对宫颈癌(HeLa)、人结肠癌(HT-29)和乳腺癌(MCF-7)3种肿瘤细胞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体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i抑制活性最佳,其IC50值为17.90±0.99 μmol· L-1,化合物5e对HT-29细胞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43.58±2.91 μmol·L-1.结论 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三环体系中脂肪氮杂环为六元环(n=2)时活性较七元环(n=3)和五元环(n=1)好,且当苯环上含有氯原子、溴原子时,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发现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目标化合物.方法 以4-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氨解、环化、氯代、偶联、烷基化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并通过1HNMR、13CNMR、19FNMR进行结构确证.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LNCaP细胞(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前列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和A549细胞(人肺癌细胞)5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17个.其中,在5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对LNCaP细胞抑制率为42.61%,化合物5e对K562细胞抑制率为41.29%.结论 建立了一种新型4-三氟甲基-6-甲氧基喹啉-2-胺衍生物的快速合成方法,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