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上肢抬高锻炼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12/2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由于患肢长期处于被动固定位置,引起患肢关节自主活动受限,患者容易出现肌肉酸痛、肩肘关节僵硬,导致断蒂后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度变小,伴有活动疼痛等;同时,固定不牢靠还会引起皮瓣撕脱.为此,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上肢抬高锻炼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710053343.8).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上肢抬高锻炼装置由结构执行部分、电气控制部分及条形气囊组成.结构执行部分主要用来提供条形气囊的结构空间,以及支撑上臂、前臂和手部.条形气囊分为多小气囊,电气控制部分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进而压迫相应段的小气囊,并通过各小气囊的压强增加鼓胀,从而给手臂进行按摩.该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上肢抬高锻炼装置是一种既能抬高固定患肢,又能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装置,使用便捷,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安全舒适,在休息状态时具有良好的肩肘抬高固定功能,避免腹部皮瓣的撕脱,同时还能保护腋窝皮肤,在功能锻炼的同时还能协助患肢进行适度按摩、肩肘的前屈和后伸、上臂内收及外展等康复训练,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上肢康复锻炼支具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途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绝对卧床等优点,常选择桡动脉入径[1],术后一般应用止血装置进行穿刺处止血[2],但容易导致腕部制动受压,使术侧肢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3],进而导致穿刺侧肢体发生水肿、疼痛、麻木等情况,甚则发生出血、肿胀、骨筋膜综合征[4].其中,通过适时减压、活动掌指及抬高术侧肢体能够有效减轻肿胀的发生,对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5-7].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设计了一种既能抬高上肢又能进行手指活动的上肢康复锻炼支具应用于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发现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侧肢体的肿胀程度,且未增加穿刺处的出血风险,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