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构建鼻再造术中软骨支架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构建鼻再造软骨支架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与再造中心收治鼻再造患者212例(男115例,女97例,年龄6~59岁,平均28岁。),均采用自体肋软骨精细化构建鼻再造支架。结果:212例鼻再造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65例手术5次,66例手术4次,9例手术3次,52例手术6次,20例手术7次,212例患者均至少经历前三期手术完成第1疗程再造,至少每间隔半年再行修整手术。再造方法以额部扩张皮瓣为主192例(90%),上臂皮管20例(1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其中扩张器相关并发症(扩张器破裂4例、扩张器感染2例、扩张器注水壶移位2例)占全部并发症的61.5%,其余为皮瓣远端感染2例、皮瓣蒂部感染1例和术后远期感染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随访6~36个月,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根据美容隆鼻软骨支架雕刻理念,精细化软骨支架的结构,效果稳定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射溶脂针导致的免疫原分枝杆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注射溶脂针是近年来兴起的非手术整形方式,其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对于注射溶脂针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报道较为少见。2020年10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烧伤科收治1例在美容院行溶脂针注射术后注射部位出现感染的患者。患者右上臂、腹部、腰部及背部有多处包块,大小约3 cm×4 cm,皮肤色红,皮温高,有明显波动感,有触痛。经检查诊断为皮肤脓肿,行脓肿清创术,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并予以持续负压引流。病理活检为慢性肉芽肿病变。行分泌物培养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基因检测为免疫原分枝杆菌。内科治疗选用阿米卡星静脉滴注1个月,口服克拉霉素6个月,服用药物期间无特殊不适,停药半年后复查,患者病灶已完全愈合,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皮瓣连续转移技术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皮瓣连续转移技术在大面积面颈部瘢痕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2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收治的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预扩张的上臂内侧皮瓣或锁骨上动脉穿支加皮瓣作为第1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遗留的缺损;于同侧背部切取背阔肌肌皮瓣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作为第2皮瓣修复第1皮瓣供区;背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形态及瘢痕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5~36岁,中位年龄14岁。13例中有12例为烧伤后瘢痕,其中面部瘢痕5例,颈部瘢痕1例,面颈部瘢痕6例;面部血管瘤放射治疗后瘢痕1例。瘢痕切除、松解后缺损范围为12.0 cm × 8.0 cm~24.5 cm × 8.0 cm。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3例患者第1皮瓣为预扩张锁骨上动脉穿支加皮瓣,10例为预扩张上臂内侧皮瓣,皮瓣面积为23.0 cm × 7.0 cm~27.0 cm × 14.0 cm;5例患者第2皮瓣为背阔肌肌皮瓣,8例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皮瓣面积为18.0 cm×7.0 cm~25.0 cm×10.0 cm。术后有1例患者上臂内侧皮瓣断蒂后2 d出现血肿,清除血肿后未影响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13例患者术后随访1~48个月,中位时间为13个月,第1皮瓣颜色、质地及厚度与受区相近,供区无外观畸形;患者对面颈部受区形态、第1皮瓣供区形态及第2皮瓣供区瘢痕情况均表示满意。结论:皮瓣连续转移技术可以增强上臂内侧和锁骨上动脉穿支加皮瓣的修复能力,并可以辅助供区直接闭合,从整体上提高了大面积面颈部瘢痕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肘部及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肘部及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共收治6例肘关节周围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66岁,平均31岁。均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予以修复。术前应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对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穿支血管进行定位,根据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选定的穿支血管为蒂,以穿支穿出点为旋转点,设计、切取螺旋桨皮瓣。将皮瓣旋转一定角度后转移至受区,大桨用于修复缺损,小桨用于辅助关闭供区。剩余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应用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应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或吲哚菁绿SPY荧光成像系统评估即刻皮瓣血运情况。观察患者术后修复效果。结果:6例患者缺损面积6.0 cm × 3.0 cm~10.0 cm × 7.0 cm,皮瓣面积为6.0 cm × 3.5 cm~20.0 cm × 8.0 cm,穿支血管蒂长度2.5~5.0 cm,平均3.6 cm,均为肌间隔穿支。皮瓣旋转100° 1例,180° 5例。供区直接缝合5例,应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缺损1例。术后5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伤口感染,清创换药后二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4年,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肘关节活动度良好,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肿瘤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中等大小的肘部及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吸脂辅以低能量双极射频两步法在合并松弛上臂吸脂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吸脂辅以低能量双极射频BodyTite在合并松弛上臂吸脂术的应用效果、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方法: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八科纳入66例女性患者,年龄22~53(28.3±6.9)岁,体质指数(23.8±3.4) kg/m 2。先对设计术区进行吸脂处理,然后用BodyTite设备进行射频紧肤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疗效。 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上臂吸脂(288.6±95.6) ml,单侧上臂射频能量(4.2±1.1) kJ,手术时间(75.1±18.7) min。术后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自我评估满意39例,占92.8%,第三方评估满意37例,占88.1%。除1例出现皮肤水疱外,其余患者无血肿、血清肿及感染。结论:两步法双极射频BodyTite治疗合并皮肤松弛的上臂脂肪堆积,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肤Merkel细胞癌合并胃食管结合部癌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2/9
患者男性,72 岁,因左上肢皮肤结节 1 个月就诊,皮肤科查体:左上臂伸侧见一约 1.0 cm×1.0 cm的淡红色结节,高出皮面,质硬,边界不清,表面完整无破溃,触痛阴性.组织病理检查示倾向于Merkel细胞癌(MCC).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会诊:神经内分泌癌(MCC),同时查出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在长海医院整形科局部麻醉下行左上肢皮肤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皮瓣转移术,普外科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术后胃食管结合部癌奥沙利铂150 mg/次,静脉滴注第 1 天+替吉奥 80 mg/次,口服第 1~14 天,联合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 300 mg/次,静脉滴注每3 周 1 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综合治疗上臂中段高位桡神经锐器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上臂中段高位桡神经锐器伤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手外科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上臂中段桡神经锐器伤完全离断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左侧12例,右侧4例;刀伤12例,玻璃割伤4例.伤后距手术时间1~72 h.均采用显微镜下端对端神经外膜间断无张力缝合法行一期修复.术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分散片口服促进神经恢复;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内注射营养神经治疗3个疗程;给予针灸理疗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随访观察虎口感觉恢复情况、腕关节背伸度数,采用手法肌力检查(MMT)评定伸腕伸指肌肌力.结果 虎口感觉恢复的优良率93.8%.腕关节背伸功能的优良率87.5%.前臂旋后功能恢复满意,腕关节背伸均能够达到功能需要,拇指背伸、伸指基本满足功能要求,单独伸食指、小指不满意.肌力恢复的优良率:腕伸肌93.8%,旋后肌93.8%,指总伸肌87.5%,拇长伸肌81.3%.结论 精确的显微吻合桡神经及规范、系统的综合治疗有利于高位桡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入肌点越远肌肉肌力恢复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埋线提升是利用一种特制的锯齿状缝线,通过微创手术方法将线材埋置于皮肤与表浅肌肉筋膜系统组织层中,通过缝线的锯齿状“突”对组织的嵌入“锚”着提拉产生形变效应,改善面部、胸部、上臂、臀部等部位松弛的皮肤.随着整形美容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埋线提升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提升面部年轻化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将从面部衰老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埋线提升的原理、面部年轻化手术的发展和线材的演变来阐述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规保乳术与整形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常规保乳术与整形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8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4例).对比2组患者的标本体积、最小及最大手术切缘、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客观评分、美容效果、患者满意率、术后1~5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切除标本体积,切除标本最小、最大手术切缘,美容效果客观评分,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肿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感染、切口裂开、切口愈合不良、乳头坏死、上臂水肿、远期并发症、术后1~4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形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有满意的美容效果,且术后长期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臂部吸脂术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出一种扩展至全上肢的脂肪抽吸术即动态臂部环形脂肪抽吸术,并初步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整形外科医院进行动态臂部环形脂肪抽吸术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患者在镇静仰卧位下实施了上臂环周或上臂环周+前臂近侧1/3环周或全臂环周吸脂术,并结合副乳、腋下、肩胛等多个邻近美学部位的扩大吸脂术.通过对比术前和术后照片,测量上臂最大周径、松垂度以及皮下组织厚度,初步评估临床效果;检测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并发症情况;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臂部形态发生显著改善,臂部最大周径缩小(16.2±4.0)%,上臂松垂距离减少(29.5±8.9)%,后侧皮下组织厚度缩小(56.6±6.2)%,前侧皮下组织厚度缩小(44.7±9.6)%.3例术后轻度贫血,其余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动态臂部环形脂肪抽吸术针眼隐蔽,改善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