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无痛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探究采用微创无痛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就诊于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的 200 例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患者,根据拔牙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101)和对照组(n=99),实验组采取微创无痛拔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参数,包括术中出血、拔牙时间、拔牙窝是否完整、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情况、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微创无痛拔牙方法的术中出血量少(5.64±1.50 ml)、拔牙时间短(16.55±3.11)、拔牙窝完整率高(94.06%)、断根率更低(5.94%),且术后张口受限、关节疼痛、面部肿胀的症状较轻(P<0.01),创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1).结论 相比传统拔牙技术,微创拔牙技术具有临床疗效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等显著优势,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拔除下颌复杂中位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方法:选取预拔除下颌中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45°反角涡轮钻拔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拔方案,比较两组拔牙时间,术后第2 d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值,术中出血量、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 d观察组VAS评分,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拔出下颌中位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用头灯+放大镜在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微创拔牙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解剖变异大、 周围结构较复杂、操作视野狭小局限、显露困难,存在手术创伤大、操作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同时是牙槽外科的常见病,导致患者恐惧与不能配合手术,因此,是拔牙术中难度最大、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多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拔牙技术应用于临床[1],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通常在牙科治疗椅的光照下完成拔除术,由于术野不能清晰显示亮度和精细度,手术操作的困难度很大. 医用头灯+放大镜在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微创拔牙术的结合,对于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深层狭窄部位的多角度并且合理放大倍数的精确术野显现,显著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同时延伸了微创牙槽外科的技术领域[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杂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严重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复杂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应对措施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行微创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拔牙并发症患者中,断根进入下颌管9例,患牙误入临近软组织间隙5例,皮下气肿4例,下颌角线性骨折2例,颞下颌关节脱位2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5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1%,包括下唇麻木9例,间隙感染6例,下颌骨坏死1例.除1例患者半侧下唇长期麻木外,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均治愈或明显好转.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骨刀联合涡轮钻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的早期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超声骨刀在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效果及应用.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超声骨刀联合涡轮钻和涡轮钻拔除患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心理状态、术后72 h疼痛程度、开口度、面部肿胀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17.2±1.8)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8.5±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中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 h试验组的疼痛程度、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缓解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的可预期微创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最经典、最基础的手术之一,但因其术野受限、邻近重要解剖结构、阻生程度和牙根形态变异较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以腔镜[1-2]、介入技术[3-5]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的发展,微创的理念渗入至牙槽外科领域,微创拔牙越来越受到患者和业界的接受[6-7].然而,对于下颌阻生智齿可否进行微创拔牙、如何进行微创拔牙、如何评价微创拔牙等,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本文结合临床工作,提出”可预期微创化”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下颌阻生智齿微创拔牙的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锥形束CT在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诊断和微创拔牙术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是该牙萌出时,位置不够,受到周围的阻力而无法正常萌出的一种复杂阻生智齿[1].临床上对于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通常是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得出诊断的,由于X线拍摄的投照角度等原因,产生的二维成像有诸多影响,从而使得影像具有缩小或放大的变形和重叠等干扰,导致严重的失真,难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从而影响口腔医师诊断的准确率,并且给治疗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2].近年来,随着口腔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和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牙技术应用于临床,术前的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可以三维立体精准评估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不仅能够使得口腔医师准确诊断,预先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还能够帮助制定出精准的手术方案,将手术的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3].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通过锥形束CT的精准诊断,同时术中加用医用头灯和放大镜下完成微创拔除术,使得术野能更加清晰地显示亮度和精细度,进一步印证术前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微创拔牙术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声骨刀在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及对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啄木鸟超声骨刀在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及对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586例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3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阻生智齿,观察组使用啄木鸟超声骨刀进行拔除.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畏惧心理、术后并发症和血清疼痛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4,t=25.541;P<0.05).观察组的根折率、牙窝损伤率、相邻磨牙松动的比例及中度与重度畏惧心理比例分别为3.07%、11.60%、2.39%和19.1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9.01%、6.14%和6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9,x2=27.427,x2=5.056,x2=112.327;P<0.05).术后第3 d两组疼痛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5-羟色胺(5-TH)、P物质(SP)、炎性细胞因子血清五聚素3(PTX3)、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前列腺素E2(PGE2)和过氧化物酶(MPO)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5,t=7.025,t=7.614,t=7.110,t=6.952,t=7.861;P<0.05).结论:应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可加快手术过程,减少患者的畏惧心理、术中断根、牙窝受损以及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抑制血清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