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后勤专业集训期间患病特点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文对武警某部 2022、2023 年度专业集训期间战士共 1046 人次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后勤专业集训期间患病以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为主,其中感染性疾病是集训期间防控重点,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集训期间,节气转变明显影响疾病的发生,不同节气期间战士易患疾病不同,但训练伤无明显节气发病特点.训练伤在集训全程均保持较高水平,是集训全程卫勤保障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空军部队基层卫生防疫机构饮食安全检测的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和掌握部队基层卫生防疫机构在饮食、饮水卫生检验方面工作开展情况,以期为机关领导制订部队饮食安全检验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3个基层部队卫生防疫单位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员情况、饮食安全问题认知情况、食品水质安全检验设备配备及使用情况、需求意愿4个方面,将调查结果录入到Excel 2007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人员情况:平均每个单位有专(兼)职防疫人员1.5人,年龄20 ~57岁,干部占70.8%,学历以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为主.(2)饮食安全问题认知情况:在饮食安全管理方面缺乏领导重视和行业自律;饮食场所存在生产加工过程操作不规范、后厨布局不合理等问题.(3)食品水质安全检验设备配备及使用情况:基层卫生防疫机构相关卫生检验设备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上级配发的产品,通常在新兵集训、野外综合训练、演习保障时使用,且在用的不足1/2,闲置的主要原因是试剂过期、试剂短缺、设备陈旧、不会操作等.(4)需求意愿:希望通过专业人员授课、外出进修学习等提高现场检验技能,特别是食品卫生快速检测的技能.同时希望能够及时补充更新检测试剂耗材.结论 密切结合部队实际需要配备设备和器材,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提高卫生监测技术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试论野战医疗所(队)自主训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野战医疗所(队)自主训练是其平时训练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跨区基地化轮训和多次院内脱产集训的实践,归纳了野战医疗所(队)自主训练的意义,剖析了存在的部分“轻重失衡”问题,明确野战医疗所(队)自主训练应着重提升卫勤指挥能力、战场适应能力和专业救治能力;梳理了训前组织、训中实施和训后总结3个阶段的相关内容,提出强化野战医疗所(队)自主训练应着力解决好构建能力素质体系、完善军事训练计划、打造训练保障条件、延长综合演练时间等关键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卫勤角度思考如何提升“魔鬼周”训练效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开展“魔鬼周”极限训练是促进反恐核心能力有效提升的现实需要,对牵引反恐特战力量建设,引领示范特战专业实战化训练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16年开训以来便受到武警部队各级的高度重视.与平时集训、训练相比,“魔鬼周”具有训练科目数量多、内容广、难度大、强度高的特点,故训练伤发病率也高于平时训练(我军年度训练周期内的训练伤发生率为15.0%~18.7%[1]).但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有关“魔鬼周”极限训练中卫勤保障的相关理论、有效做法仍处于实践阶段,存在一定空白.本研究结合我军各军种特战训练和野外驻训中好的做法,从卫勤保障角度讨论提高“魔鬼周”训练效益的途径,以期有助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升训练成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重构与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综合技能教学效果,为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851名学生的《综合技能集训》课程,基于信息化技术、依据高职毕业生核心胜任力和护理岗位胜任力进行重构:包括单项训练、综合训练、考核3个模块5个阶段,再设内科、外科、儿科及重症监护4大岗位相应技能,实行院校联合教学.结果 学生考核成绩为(89.18±4.84)分,82.02%~90.01%的学生对重构后的课程及教学方法持肯定评价;131名临床带教教师中45.04%~67.18%认为较以往带教的学生有更好的表现.结论 《综合技能集训》课程的重构及院校联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好评;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陆军某后勤专业比武集训发病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调查陆军某后勤专业比武集训期间发病情况,总结并探讨更合理的卫勤保障措施.方法 按照国际ICD-11标准进行疾病的命名和分类,统计常见系统疾病在比武人员及保障人员中的发病情况,并分析不同保障力量前后的发病情况变化.结果 此次集训共录得发病857例次,昼夜发病率为18.97‰.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损伤类疾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疾病构成比47.0%、22.3%、13.5%、6.3%、6.2%.加强保障后,集训队人员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P值均<0.05),而在损伤类疾病、皮肤病、眼病类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同时,集训队人员缺训时间在呼吸系统疾病明显下降(t=3.871,P<0.001),而在其他疾病中未见明显差异(P值均>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加强保障后比武人员在呼吸系统疾病(t=3.074,P=0.002)、损伤类疾病(t=2.125,P=0.035)的缺训时间明显下降.结论 要重视卫勤保障工作,根据任务情况、季节、兵员组成合理配置保障力量,确实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巡"工作前后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分析以训练伤防控知识巡讲、重点训练伤病巡诊、训练伤流行病学巡调为主要内容的全军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控"三巡"工作期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武警某部2018年和2019年度新兵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8和2019年度武警某部开展"三巡"工作前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统计训练伤发生率、损伤类型、时间分布及致伤训练课目等.结果:"三巡"工作开展后新兵军事训练伤总体发生率,较"三巡"工作开展前非常显著下降(P<0.01);新兵训练伤大多为骨与关节损伤,其次为软组织损伤,其他损伤发生率较低.训练伤致伤课目以3000m跑和体能训练占比较大,其次为战术和队列训练,专业训练占比较低;"三巡"工作开展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集训前9周训练伤发生较少,10~12周显著升高,且"三巡"工作开展后训练伤峰值出现时间向后延迟1周,因训练伤住院治疗的新兵有所减少.结论:"三巡"工作开展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特殊环境生理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医学人才,通过部队调研和查阅资料自编特殊环境生理学教材,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开设特殊环境生理学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通过教材认可度、课程建设、授课模式和实用性及为军服务等四个维度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并探讨相应的教改措施.以期发现问题,评估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着眼特色实用性—探索高职针推专业人才培养融入壮医教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教育教学特色是专业发展之源,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应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适应社会需求.文章基于高职针灸推拿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社会需求,通过在高职针推专业开设壮医课程、引入壮医药教学内容,强调特色、实用性导向,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壮医特色课程、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编制壮医教材、强化壮医临床技能集训、积极参加临床实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高职针推专业融入壮医药教育的途径和思路,以培养具有壮医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