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医学科技奖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对2011—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医学科技工作者及科技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华医学会官网,获取2011—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挖掘其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及完成单位等情况。采用网络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和词云图分析对我国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合作关系"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奖项目总数869项。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人数分别为76人、249人和475人。北京是获奖最多的地区(277项),其次是上海(167项)和江苏(92项)。在获奖项目中,共41个学科,前3名学科为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和骨外科学分别占9.78%、7.94%和6.21%。结论:获奖项目的地区分布呈现区域集中趋势。获奖项目学科呈多样化,特别是肿瘤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后研究应当更加注重多学科,跨区域协助,带动整体医学协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中华医学科技奖的我国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意义 阐述我国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现状,为医院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15-2021年度医院主持获得的50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为分析对象,通过科学计量法对医院主持获奖等级、医院类型、区域及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三级医院、高校附属医院是医院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各区域临床研究及转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亟须加强跨层级跨区域科技合作,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我国发病率或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领域,符合实际临床需求,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罕见病等领域仍有待进一步布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多点发力守创相融,推动针灸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徐世芬教授长期坚持在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的一线工作,带领整个针灸团队立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积极开展针灸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入选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见图1).领衔研究的"调督安神"针灸治疗原则在治疗失眠、抑郁等系列研究中,分别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和推广奖等奖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007-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获奖项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获奖项目整体情况的系统分析,为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管理和政策研究服务.方法收集2007-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获奖资料,分析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的获奖数量、获奖率、获奖单位、奖项分布及获奖项目后续在更高级别获奖情况.结果2007-2017年浙江医药卫生科技奖的获奖项目总计1 612项,其中包括特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9.06%、32.07%、58.68%;申报获奖率为51.20%(95%CI:48.06%~54.98%).获奖单位覆盖10家浙江省卫计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4所高校及14家高校附属医院、123家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9.03%的获奖项目有协作单位参与完成.获奖项目的分布特点上,市级单位获奖数量最多、市县两级单位获奖数占总数的61.72%,但是三等奖项目占其获奖总数的比例超过70%;高校和委直属单位获得全部的特等奖项目、91.78%的一等奖项目和51.84%的二等奖项目,二等奖以上项目分别占高校和委直属单位获奖总数的69.57%和58.85%.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后续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0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和国家科技奖19项.结论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励工作激发全省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研发,提升了浙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促进了全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研究为临床神经科学诊疗实践提供指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是未来医学和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我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与社会快速发展相伴的脑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神经精神疾病转化医学研究,降低脑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神经科学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日前,中华医学会在其官网发布《中华医学会关于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决定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脑血管畸形外科治疗脑功能保护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等4个二等奖获奖项目聚焦脑科学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临床神经科学实践提供指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重大脑疾病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年青医生如何快速成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因为笔者既不是医学大家,也不是医学高层次人才,总觉得没有资格讨论青年医生如何成才问题.但是看到许多年青医生想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却不知道如何做起,作为工作35 年的医生,做了十几年的院领导,参加过国家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奖、省科技奖、科技部课题及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评审以及国家优青评审专家,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分享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以期对年青医生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