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in Orthop Microsurg创刊号首发仪式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秋水携手淡云,花香轻挽清风。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整年的忙碌已经过去一大半,这也是一个回顾过往、展望将来的季节。2021年10月30日在"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手外科学学术会议"开幕式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内部刊物Clinical Orthopaedic Microsurgery(以下简称COM)创刊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23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
编辑人员丨1秒前
为促进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推动创伤显微外科专业的发展,加强全国学科领域同行间的交流,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承办的2023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青年医生病例报告总决赛暨创伤与显微骨科高峰论坛于2023年12月29-30日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本刊继续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2021版《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简称《WJCI报告》)经严格评议,收录全球科技期刊14 665种,约占全球活跃科技学术期刊的四分之一(Q1),较好体现了地区代表性和学科代表性。其中,《WJCI报告2021版》共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584种(中文期刊1268种),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系列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在2020年首批入选《WJCI报告》,2021年继续入选《WJCI报告(2021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主编的话
编辑人员丨1秒前
显微外科是二十世纪外科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临床医学走向国际的一个较早学科之一,也是我国的优势和特色临床学科,被誉为"指尖舞曼妙"。由于显微外科服务的主要患者对象是基层民众,决定了显微外科技术在我国民营医院开展较为普及,他们积极开展显微外科新术式,其中不乏有达到世界水平的显微术式杰作,为我国赢得了良好国际声誉,这是近二十年来显微外科领域一个标志性成就。尤其近十多年来,民间力量、社会力量介入显微外科事业,全国有百多家以手外科与创伤为主的民营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受到社会的认可、赞许与重视,他们在自身发展创造事业辉煌的同时,为中国显微外科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声誉的赢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培养和造就的一代代显微外科精英在国际学术平台的精彩表现为祖国赢得了荣光。本期特介绍广州和平骨科医院、顺德和平外科医院、西安凤城医院、郑州仁济医院、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徐州仁慈医院和四川现代医院对中国显微外科事业做出的工作贡献和显微学科建设经验,包括优质特色的临床业绩、显微外科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贡献、优质本专业领域精英人才的教育培养、在国际显微外科学术舞台上为国争光的亮眼表现,当然也分享了医院发展遇到困难及其克服困难前行的宝贵经验。并借筹办中国显微外科博物馆之际,《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与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将于2024年8月在西安举办"中国民营医院显微外科发展论坛",提取和梳理素材,以纳入"中国显微外科博物馆"专门展示区的设计之中,留下历史;交流民营医院显微学科建设经验,探讨民营医院对中国显微外科发展的贡献和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民营医院显微外科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以更好推动中国显微外科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传承 创新 团结 合作 国际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0年新使命
编辑人员丨1秒前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号召,《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秉承"传承、创新、团结、合作、国际化"新使命,2020年将增设"世界显微外科大师""中国显微外科先驱"栏目;编撰《中国显微外科中英文文献目录索引》《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历届编委画册》;开设"《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传承与创新论坛",树立学术交流的新品牌;着力培养坚持显微外科一线工作的中、青年骨干;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增加符合国际惯例的中、英文题目及摘要,增加中文参考文献对应的英文标注;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进入国际数据检索库,提升杂志国际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总编辑心语十四
编辑人员丨1秒前
2021年12月11日晚,在长沙SICOT中国部显微外科专委会第3届委员会换届会议上,唐举玉教授任主委,朱庆棠教授等任副主委,我被推荐为名誉主委。祝贺唐举玉主委,祝贺各位副主委、常委、委员。感谢SICOT中国部金大地主席,感谢唐主委,感谢各位副主委、常委、委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徐达传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徐达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解剖学专家,他率先报道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和"胸动脉肩胛骨支肩胛骨瓣"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徐教授曾任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和国际期刊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Clinical Anatomy等杂志编委。徐达传教授师从钟世镇院士,钟世镇院士曾说过,"我国显微外科能够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研究雄厚,提供了许多创新意识好、科学规律性强的理论基础。我国临床解剖学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显微外科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学术行列,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理论依据。"徐教授从事临床解剖学研究40余年,为我国显微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本刊第4、5、6、7届编委,第8、9届顾问。杂志对徐达传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中国显微外科先驱——杨果凡教授
编辑人员丨1秒前
杨果凡 1928年出生,黑龙江拜泉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任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兼第四军医大学教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整形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主编,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2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外科研讨会——肢体淋巴水肿专题学术观点分享
编辑人员丨1秒前
2023年12月2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联合举办的显微外科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肢体淋巴水肿"。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外淋巴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了线下及线上交流。本文将专家们的学术观点整理并汇总,旨在为国内重新兴起的淋巴外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传承创新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显微外科的学术交流
编辑人员丨1秒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传承创新,弘扬显微精神,发挥显微技术优势,提高临床外科修复重建水平;尝试学术交流新形式,发挥专业杂志学术平台作用;创办彰显、传播显微外科成果业绩的"中国名片"—— Clinical Orthopaedic Microsurgery(临床骨显微外科杂志英文版,内部交流)创刊,重点扶植临床一线中国青年显微外科医生,切实为他们提供积极参与中、英文学术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