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及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EO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视力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病房诊治的EON患者24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6只眼,女性10例20只眼;男女性别比为1.4∶1。平均年龄(42.79±15.13)岁,平均体重(62.46±12.31)kg。自开始用药至发病的平均时间(9.94±16.49)个月。乙胺丁醇平均使用时间(7.06±11.68)个月,平均累计剂量(156.70±1 779.00)g,日均剂量(15.07±8.95 )mg/ (kg·d )。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色觉、OCT、视野、VEP及眼眶增强MRI等眼部检查;同时行OPA1和mtDNA基因检测。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立即停药,并给予全身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2周。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较好眼视力是否>0.1将患者分为视力较好组和视力较差组。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与 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Wlincox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视力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46只眼中,初次发病视力≤0.1者30只眼(65.2%),>0.1但<0.5者11只眼(23.9%),≥0.5者5只眼(10.9%);末次随访视力≤0.1者20只眼(43.5%),>0.1但<0.5者17只眼(36.9%),≥0.5者9只眼(19.6%)。眼底检查发现,伴视盘水肿7只眼(15.3%)。OCT检查发现,患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明显丢失,主要以视盘颞侧RNFL丢失为主。所有患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色觉损害,以红绿为主。视野损害类型主要表现为中心暗点(52.2%),其他依次为弥漫性视敏度下降(30.4%)、颞侧偏盲(17.4%)。眼眶MRI检查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中,视神经长T2信号12例(50.0%),其中视神经同时伴有T1强化6例(25.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中,基因异常4例(16.7%)。其中,检测出OPA1基因突变2例,mtDNA14340、11778位点突变各1例。24例患者中,视力较好组13例,视力较差组11例。两组患者伴有基因突变例数及乙胺丁醇日均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0.02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胺丁醇日均剂量与EON视力预后相关,乙胺丁醇日均剂量>18mg/ (kg·d)时患者视力预后较差(95% CI 0.007~ 0.736, OR=0.069, P=0.027)。 结论:EON多累及双眼,视盘水肿少见,43.5%的患眼视力呈不可逆性损伤。EON可伴有OPA1或mtDNA异常。乙胺丁醇日均剂量与EON的视力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抗结核治疗方案用于老年肺癌伴肺结核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抗结核治疗用于老年肺癌伴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82例老年肺癌伴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新抗结核治疗方案:力克肺疾、利福喷丁、莫西沙星)与对照组(标准抗结核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两组抗结核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肺癌治疗采取局部楔形切除术或局部楔形切除术+化疗.对比两组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生化检验结果[血沉(ESR)异常、C-反应蛋白(CRP)异常],记录肺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L)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胸部影像吸收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7% ,胸部影像进展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 (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状况(10.06 ± 3.25)分、社会/家庭状况(11.57 ± 3.08)分、情感状况(10.95 ± 3.35)分、功能状况评分(12.47 ± 2.87)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癌相关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34.15%低于对照组56.10% (P<0.05).结论 新抗结核方案治疗老年肺癌伴肺结核在痰菌转阴率、生化检验结果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前者肺部影像检查及生命质量有明显改善,且副作用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福平与乙胺丁醇合用治疗煤矽肺结核22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组22例患者均接触岩尘及煤尘,平均工龄19.8年。矽肺及结核病变较重,17例有空洞。结核病程平均6.6年。1例为初治,其余均经过长期化疗,结核仍进展。经服RFP600mg,EMB750mg,每天1次,10~17个月,于服1/2~1个月后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22例中17例痰菌阴转,其中6例观察5年,痰菌保持阴性。X线胸片检查,空洞缩小者9例,病变缩小者10例。除2例GPT升高外未见其它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乙胺丁醇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2/6/18
目的:研究乙胺丁醇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数据库有关乙胺丁醇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胺丁醇ADRs个案报道共85篇,其中中文文献54篇,英文文献31篇,共92例病例;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等,其中视神经病变、皮疹等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有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78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停药后对症治疗,症状好转或康复,12例患者症状未改善,2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乙胺丁醇的药物不良反应,提升用药监护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2/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