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设计乳腺癌术中放疗的鼓形施照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优化设计专用于乳腺癌术中放疗的鼓形施照器。方法:设计过程:首先,依据贴近胸壁的乳腺癌术中放疗瘤床形状特征,确定施照器形状;其次,通过模拟计算电子束经过一系列不同厚度散射箔后的散射角和剂量率,确定散射箔厚度;最后,根据调制器位置几何结构特征,最后,建立调节层模型,参考调节层与施照器表面剂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调制器的内表面特征。使用EGSnrc/BEAMnrc和EGS4/DOSXYZ程序完成Mobetron加速器、调节层、施照器建模和剂量学分析。结果:施照器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限光筒,直径3cm、筒壁厚0.5cm,材料为0.2cm厚水等效材料加0.3cm厚不锈钢;散射箔直径2.2cm、厚度0.13cm,材料为金属钨。施照器下部分是封闭的鼓形,直径4cm、厚度0.2cm,材料为水等效材料;调制器为山丘形,最厚处0.14cm,材料为不锈钢。当电子束能量12MeV时施照器外面的剂量分布呈鼓形,剂量率为90.44 cGy/min,治疗深度为1cm。结论:设计的施照器符合设计要求,并能产生鼓形剂量分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中放疗对比术后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中的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术中放疗(IORT)与术后放疗(PORT)对≥50岁、肿瘤≤3 cm、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影响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获取2010—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为IORT组及PORT组并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通过 Kaplan- Meier曲线获取两组的总生存(OS)和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 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PSM后共纳入7 068例患者,中位随访32个月,IORT组和PORT组5年OS率分别为96.8%和93.8%。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方式、年龄、组织学分级、T分期、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与患者OS有关,组织学分级、T分期、ER、PR以及化疗状态与患者BCS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IORT较PORT患者OS更好( P=0.020),≥60岁、T 2期及ER阴性患者OS较差(P分别为0.003、<0.001、0.001)。组织学Ⅲ-Ⅳ级患者有更差的BCSS ( P=0.004)。亚组分析显示IORT较PORT在≥60岁、组织学Ⅲ-Ⅳ级、浸润性导管癌、T 2期、ER阳性、PR阳性及未化疗患者中OS获益更多。 结论:在审慎选择的低危早期乳腺癌患者中IORT的短期生存不劣于PORT,还需长时间随访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IORT)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接受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射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等.结果 10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乳手术及IORT治疗,切口愈合良好,发生切口水肿4例(3.88%),皮肤颜色轻度改变9例(8.74%),1级放射性损伤12例(11.65%),未见放疗区域乳腺脂肪液化或坏死.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8.06%(101/103).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IORT治疗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低能X线放疗安全及可行性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放疗的短期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间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低能X线术中放疗,术中予以适配器表面20Gy处方剂量,术后观察手术区域并发症、放射性损伤、乳房美容效果.结果无严重3、4级不良反应;短期并发症为4例(13%)出现血清肿,其中2例需要外科抽吸处理;3例(10%)出现1—2级乳腺皮肤红斑;美容效果优秀率为50%.患者均未出现LR及远处转移.结论 低能X线术中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安全可行,在部分早期低危乳腺癌患者中可作为瘤床补量的一种选择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术中光子线与术后外照射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瘤床加量放疗中的近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术中光子线对比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222例早期乳腺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采用术中光子线瘤床加量(术中放疗组),150例采用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术后放疗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全乳±淋巴引流区外照射放疗,50 Gy/25 Fr.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结果 中位随访35个月(11~52个月),术中放疗组比术后放疗组有更低的乳腺纤维化发生率(2.8%vs 13.3%,χ2=6.071,P=0.014),但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更高(5.6%vs 0,P=0.015).术后感染、坏死而引起切口延迟愈合、照射野内中度以上的乳腺疼痛,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6.0%,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3.3%(60/72)和89.3%(134/150),术后3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72)和1.3%(2/1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术后外照射瘤床加量相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采用术中光子线的不良反应、美容效果和近期疗效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