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源流考证与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源于1506年达旺活佛秘制,收载于地方药典1979版《藏药标准》和1995版国家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中.本文通过以"二十味肉豆蔻丸"为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济南泉方本地PubMed等数据库搜集与二十味肉豆蔻丸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及藏医相关的书籍,排除有且仅有方名的文献或书籍,有明确组成、配比或功效的保留,总结了藏药二十味肉豆蔻丸的传承、组成、方解及现代研究.结果发现二十味肉豆蔻丸在传承过程中其组成虽稍有改变,但主要功效为镇静安神.现代临床研究主要涉及妇科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藏医中的宁塞病;基础研究的资料主要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去氢二异丁香酚、丁香酚、肉豆蔻醚等化学成分.希望此文对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二十味肉豆蔻丸为传统藏药,由肉豆蔻∶降香∶沉香∶石灰华∶广枣∶红花∶藏茴香∶丁香∶大蒜(炭)∶豆蔻∶阿魏∶草果∶诃子∶乳香∶毛诃子∶儿茶∶余甘子∶力嘎都∶檀香∶牛黄=75∶80∶100∶75∶65∶90∶80∶40∶35∶35∶20∶35∶200∶100∶80∶70∶100∶60∶50∶1组成(图1[1]),是2002年9月6日获批在我国上市的镇静安神药(国药准字Z20023260),用于治疗"宁隆"病引起的神志紊乱、烦燥、精神恍惚、失眠、头晕、健忘耳鸣、颤抖、惊悸.在藏医,宁为心脏,隆为藏医三因学说之一[2].《四部医典》记载,根据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隆"分为五类:"持命隆(索增隆)"、"上行隆(更久隆)"、"遍行隆(恰不其隆)"、"伴火隆(酶年隆)"和"下泻隆(吐色隆)",此外尚有宁隆、赤隆和培隆[3]2.宁隆是主心脏的隆,它失调则出现心脏病,症状为心慌气短、神志模糊、背部发胀、心情烦躁、心悸失眠等[3]2;其还记载藏医中的"心脏病"是由于心情忧郁,烦乱,饮食失调,失眠,易怒等原因导致,有心悸、心绞痛、心热、心脏积水、心闷、心脏虫病和心怒症7种疾病,二十味肉豆蔻丸治疗的是藏医中心脏病的心悸疾病的症状[3]142.本文对其源流、方解及其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对于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多中心临床医案和“方剂-药性-功效-疾病”的藏族医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探索藏族医临床治疗高血压(查隆堆仓)的用药规律,分析其方剂药性特点.收集藏族医治疗高血压的137例临床医案,采用数据挖掘,Gephi,Cytoscape等方法和软件,并结合藏族药药性理论分析.结果 发现临床医案中隆型高血压有44例,查型高血压有57例;治疗所用方剂共有103首,其中频次依次为二十五味余甘子丸(96次)、七十味珍珠丸(80次)、八味沉香丸(75次)、三味甘露散(62次),且前4位关联很强,置信度≥95%.方剂涉及的组方药物共有332种,为体现核心组方药物,该研究首次提出了藏族药方剂组方药物的相对用量分析法,并分析得到诃子、余甘子、木香、沉香等相对用量最多,组方药物关联分析发现,草果为首的红花、肉豆蔻、天竺黄、丁香、豆蔻等的关联较高,置信度≥75%,该6种药物是藏族医联合用药时保护脏腑和调节三胃火的关键药物.方剂药性以凉、钝、稀、糙等为主,功效集中在热、锐、臭、粘等特性引起的血热、血液黏稠、脉络堵塞等病机,主要治疗查隆病、查培病(多血症)等疾病.提出藏族医治疗高血压具有“清血热-通脉络-调胃火”三位一体的治疗原则,主治高血压的同时兼顾心血管功能和胃肠代谢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而持久的隐性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