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二级医院麻醉医生对ERAS认知情况和临床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我国二级医院麻醉医生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认知情况和临床实践现状,为提升ERAS在全国的推广与普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4月至11月对我国二级公立医院麻醉医生开展ERAS认知情况的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调查麻醉医生ERAS临床实践现状与继续教育意愿。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879份,回收有效问卷864份,回收率98.3%。参与调查的麻醉医生分布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其对ERAS认知情况得分(满分18分)为12.00(3.75)分,麻醉医生认知情况合格(得分≥12分)共563名(65.2%)。不同地理区域、年龄、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麻醉医生对ERAS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817名(94.6%)参与调查的麻醉医生认为ERAS管理对患者是有益,有778名(90.0%)认为在二级医院也应尽可能开展ERAS管理。有255名(29.5%)参与调查的麻醉医生在临床从未开展ERAS管理,不同地理区域麻醉医生ERAS管理的开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848名(98.1%)参与调查的麻醉医生表示愿意接受ERAS的系统培训,目前最主要的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是参加线上学习和阅读相关书籍。 结论:ERAS在我国二级医院麻醉医生中认知和临床实践水平有待提高。应通过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下基层ERAS教学,不断推进ERAS在我国的广泛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其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在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督查中接受检查的82所医院外科病房作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平台调取8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数据(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等)和外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据(床护比、护患比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结果: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为56.1%(46/82),二级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达标率为30.4%(7/23),低于三级医院的达标率(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为(79.67±1.89)分,其中得分最低的项目为"围手术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其次为"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82所医院外科病房的床护比为1∶(0.47±0.21),护患比为1∶(12.20±6.44),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为(68±11)%,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为(38±7)%,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为(52±8)%。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水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 r=-0.367, P<0.01),与床护比、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和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06、0.631、0.552、0.636; P<0.01)。 结论: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整体水平一般,且与病房床护比呈正相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控机制,精益围手术期护理作业流程,构建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预警-预控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助力围手术期护理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Delphi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共对综合卒中中心的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临床工作年限为(24.63±10.08)年,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8,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29和0.283。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综合卒中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脑卒中急诊、卒中单元、随访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综合卒中中心日常护理质量监测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全面检索、汇总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课程的相关证据,旨在为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临床转化模式为理论框架,检索、评价及汇总证据,确定引入临床的证据,并以此形成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条目。于2023年7—8月,选取来自全国10个省/直辖市的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课程体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9篇、系统评价4篇。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0%(27/30)、92.6%(25/2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6、0.9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3、0.350( P<0.01)。最终形成的重症超声护理实践培训课程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 结论:超声检查是一项复杂的学习技能。重症超声护理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合理、内容实用性强,可为重症超声护理培训课程的开展及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743家二级和三级医院静脉治疗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二级和三级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加强静脉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便利选择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各级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情况调查"。本研究共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发放问卷759份,回收759份,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9%。结果:本调查中,在调查日全院住院输液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68.0%~90.0%,平均79.6%;输液2.8~4.3袋/d,人均3.4袋/d。628家(85.3%,628/736)医院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595家(80.8%,595/736)医院开展了PICC技术,三级医院开展PICC、中长导管盲穿、超声引导下应用塞丁格穿刺技术、X线、心电图进行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以本科学历、中级职称、10年及以上工作年限为主。70%以上的医院静脉治疗/PICC专科护士承担了PICC置管与维护、并发症处理、专科护理门诊、会诊、培训等相关工作。 结论:我国人日均输液量处于较高水平,输液管理亟待加强;静脉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大范围推广。我国初步建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工作地点得到拓展,工作内容以临床实践、教学为主。但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二级医院静脉治疗技术、质量管理与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国部分医院静脉导管维护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全国部分医院静脉导管维护现状,为标准修订、规范静脉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医院采用"静脉导管维护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问卷759份,回收有效问卷7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结果:740家医院中,分别有737家(99.6%)、621家(83.9%)、634家(85.7%)、373家(50.4%)、245家(33.1%)医院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PORT)、中长导管(MC)维护技术,三级医院开展PICC、CVC、PORT、MC维护技术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83家医院(93.9%,583/621)PICC在治疗间歇期常规1周维护1次,351家医院(94.1%,351/373)PORT治疗间歇期常规4周维护1次,476家医院(64.6%,476/737)静脉留置针72~96 h更换1次;492家医院(79.2%,492/621)PICC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MC多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留置,有105家医院(42.9%,105/245)。多数医院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维护时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0.5%以上有效碘浓度的碘伏、75%乙醇溶液和碘伏,但仍有18.4%~52.6%的医院使用未被推荐的安尔碘或仅75%乙醇溶液。患者发生静脉炎时,525家医院(70.9%,525/740)使用水胶体敷料;患者发生渗出或外渗时,分别有414家(55.9%,414/740)和332家(44.9%,332/740)医院使用水胶体敷料和纱布敷料。 结论:我国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开展广泛,基本符合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专用护理包有待在临床推广应用;皮肤消毒剂的选择不够规范,中长导管维护和并发症的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活动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德尔菲法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活动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访谈性研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医脉通等数据库和网站中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关于食管癌和上消化道癌患者活动相关的文献。本单中心、访谈性研究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活动方案,继而采用德尔菲法进一步论证运动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构建了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ERAS理念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活动的总体方案和干预的具体方法。结论:ERAS理念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可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阶段性活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开展"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结合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法,选取20名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有"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或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定"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和专家意见提出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专家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通常以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满分率(%)表示。结果: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93、0.848,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2~0.216,0.222~0.270( P<0.05),在第2轮专家咨询后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4.0分,变异系数均<0.2,满分率均>20%。最终构建的"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64项。 结论:构建的"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并体现专科特色,可有效评价"互联网+"PICC居家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信息化平台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构建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以期有效解决居家康复群体医疗护理需求。方法:2018年11月浙江省台州市成立居家护理服务中心和居家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建立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落实优质护理资源下沉,让社区护士成为居家护理主力军;2019年11月建立居家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居家护理分级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分级派单,保障居家护理服务高质、便利、安全。记录2020年1—5月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采用χ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台州市共28所二级以上医院、123个基层医疗机构、1 171名社区护士入驻居家护理信息平台。2020年1—5月护理人员共提供居家护理5 274例次,其中上门护理4 472例次,线上护理802例次;上门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8.73%(4 415/4 472),线上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8.25%(788/802),两种服务类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136, P=0.286)。无投诉、不良事件及护士安全问题发生。 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网格化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护士作用,拓宽居家护理服务范围,合理进行医疗资源配置,为居家康复群体解决医疗护理问题,有效推进分级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二、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执业环境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调查山东省二、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执业环境,本研究于2022年1—2月采用电子问卷,利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山东省53所二级、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护士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79份,有效问卷455份,回收有效率为94.99%。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执业环境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护士执业环境总均分为(78±12)分,护士感知的各维度中“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和“人力配备”得分较高,“薪酬待遇”“体检护理专业性”和“医院管理参与度”得分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医院管理参与度”和“体检护理专业性”得分有影响,医院等级对“体检护理专业性”“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和“专业提升”有影响,性别对“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和“社会地位”有影响,职称对“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显示,山东省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执业环境总体水平尚可,二级综合医院仍需持续改善。医院管理者应结合健康管理中心现状,从鼓励护士参与管理、提高薪酬待遇、增强专科护理专业性等方面着手,结合性别、文化水平、职称等因素对执业环境的预测作用制定干预策略,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