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纵隔微结节型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特殊类型胸腺瘤,其预后相对良好。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该肿瘤,经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该肿瘤的治疗方案首选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不能完整手术切除的病例,术后需密切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混合性不典型A型胸腺瘤合并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7岁。3年前体检发现前上纵隔肿物。随访肿物逐渐增大,行肿物切除。大体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囊实性,大小4.0 cm×3.5 cm×3.0 cm。镜下观察:实性区由上皮样短梭形肿瘤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局部肿瘤细胞有轻-中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达5/10HPF,伴粉刺样坏死;囊性区囊壁内见多个上皮样微结节,细胞形态温和,结节间充满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性区和囊性区肿瘤细胞均表达细胞角蛋白19、p63,囊性区间质内丰富的淋巴细胞表达CD20和CD3,局部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病理诊断为混合性不典型A型胸腺瘤合并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合并A型胸腺瘤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81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现象,期间未行特殊治疗,2个月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示:前纵隔可见孤立性软组织团块影(图1),边界清,大小约4.0 cm ×2.4 cm,中央可见斑块状为强化稍低密度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查体:CT检查示:纵隔内结节,大小约3.9 cm × 2.2 cm,内强化欠均匀,大小及强化较上一次CT变化不大;双肺散在纤维条索较前变化不大;其余表现大致同前.遂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前上纵隔,大小约6 cm × 5 cm × 4 cm,包膜完整.肿物切除后常规送病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胸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伴有不同数量非肿瘤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 with lymphoid stroma,MTN)是罕见的胸腺肿瘤,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伴有显著的B淋巴细胞浸润[1-2],包括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及更为罕见的伴淋巴增生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hyperplasia,MNC)[1,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例MTN,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A型胸腺瘤合并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胸腺上皮性肿瘤分成5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A型、AB、B1、B2和B3)以及其他少见亚型的胸腺瘤和胸腺癌,包括具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虽然在部分 MNT 中可见A型胸腺瘤成分,但文献中对这两种肿瘤同时存在的情况描述极少,检索国内外文献,国外Kibler等[1-4]报道了 4例由A型胸腺瘤和MNT混合组成的胸腺瘤,而国内仅有2篇相关文献,且均未作详细描述(表1)[5-6].本文报道l例发生于前纵隔的MAMNT,并作文献复习,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阿尔卑斯指数的脑出血胶质淋巴系统功能评价;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相关脑网络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非增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脑干表面高信号肺腺癌软脑膜转移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颈动脉分叉处几何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肺动脉肉瘤CT和 MRI的影像特征分析;实变肿瘤体积比鉴别诊断早期肺腺癌亚型的价值;Revolution CT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瘤-肺界面鉴别中的价值;肺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的临床和CT表现及文献复习;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斑块特征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冠状动脉斑块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数字化乳腺钼靶特征、LMR水平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MRI定量增强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组织HER-2、ANG-2表达的关系;低剂量CT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CT特征对鉴别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胃平滑肌瘤和胃间质瘤的价值;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预测胃癌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的可行性研究;睾丸性索-间质瘤MRI表现;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对高原妊高征胎盘微循环及微结构的研究;妊娠期合并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分析;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和卵巢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 MRI诊断;超声联合MRI对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CT在肾实质型尿路上皮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T2*mapping对新兵奔袭集训前后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量化研究;高分辨率MRI对腰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诊断价值;多模态MRI在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儿童胸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聚多卡醇泡沫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儿童下肢静脉畸形;高原环境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HASTE-DL与BLADE-TSE序列在肝脏T2WI扫描中的对照研究;腕关节尺偏旋后45°掌下斜位应用于舟状骨腰部骨折、移位的诊断效能分析;低能级靶重建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学龄前儿童胸部CT检查过程中陪护位置的选择;胶质瘤术前 MRI纹理分析对术后预后的指导价值;铁对定量CT骨密度测量影响的体外研究;计算机辅助诊断对前列腺癌多参数MRI诊断的影响:多读片者多病例研究;肝泡状棘球蚴病活性的影像学评估进展;SAPHO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胡桃夹综合征影像诊断研究进展;非小细胞肺癌转录组学进展;人工智能在肿瘤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角色互换教学融合PDCA循环在放射科教学阅片中的应用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4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4例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中,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52~69岁,平均61岁.CT均提示纵隔内胸腺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均匀.肉眼观察:肿物最大径2~6 cm,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镜下见肿瘤大部分包膜完整,境界清楚,只有l例一小处似有包膜侵犯;高倍镜下显示上皮样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结节呈多发性散在或局部融合,细胞形态温和,呈短梭形或卵圆形,胞质粉染,细胞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异型及核分裂象.间质内可见丰富的淋巴细胞,部分区域可见初级淋巴滤泡或伴有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滤泡.免疫组化:结节内肿瘤细胞CK5/6、CK19、CD57和p63均(+),EMA(-);上皮细胞巢内可见个别CD3、TdT阳性的T淋巴细胞;淋巴间质内淋巴滤泡主要为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CD3和CD5阳性的T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滤泡间区,非生发中心区域尤其是套区bcl-2(+);Ki-67增殖指数在上皮性结节中低表达,在未成熟的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并发现langerhans细胞标记物CD1α和Langerin在上皮细胞巢内散在星状分布.结论 MNT非常罕见,肿瘤细胞p63和CK5/6弥漫(+),推测MNT可能来源于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另外本文主要强调MNT中langerhans细胞的增生及其特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罕见的肿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1例的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胸腺肿瘤,1999年由 Suster等[1]首先报道发现.该肿瘤大约占所有胸腺瘤的1.0% -1.4%,国内外报道均不多见[2],目前已发表的国内文献报道仅9例[3-7].本文现报道我院确诊的1例MNT,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学表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 M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MN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 例1为64岁女性,无任何临床症状.例2为76岁女性,有重症肌无力.2例肿瘤均位于前纵隔.组织学特征为增生的上皮样微结节由大量淋巴细胞间质分隔,淋巴细胞可形成生发中心.微结节由短梭形肿瘤细胞构成,细胞核温和,卵圆形,未见核分裂和坏死.免疫表型:短梭形上皮细胞CKpan、 CK19阳性,CD20、CD5和CD117阴性.淋巴间质中生发中心细胞CD20阳性,间区为CD3和CD5阳性的T淋巴细胞.结论 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胸腺肿瘤,依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指标.方法 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间4例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6.5±10.4)岁,男性1例,女性3例,均表现前纵膈占位,不伴有重症肌无力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细胞呈微结节状分布,间质内见丰富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形成.其中2例肿瘤细胞异型、核分裂象增多.肿瘤细胞表达CK、CK5/6,异型肿瘤细胞表达CD5、CD117及Bcl-2.3例在肿瘤细胞周边见少数不成熟T淋巴细胞,另1例未见TdT阳性细胞.肿瘤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未测到EB病毒.最后诊断2例患者为伴有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 MNT),1例为不典型MNT,1例为伴有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hyperplasia,MNC).术后随访4 ~4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肿瘤,包括了由良性至恶性的系列病变,但预后良好.诊断应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排除其他类型的胸腺肿瘤,治疗方法可相对保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