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征象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超声征象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经病理证实且直径≤1 cm的396例603枚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icronodular goiter,MNG)和539例640枚PTMC的超声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时间,将所有结节分为模型组(2013~2014年)和检验组(2015~2016年),观察瘤体形态、内部回声、微钙化及纵横比(A/T),采用单因素 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种超声征象在PTMC和MNG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估其诊断价值。 结果:模型组和检验组的单因素分析显示,MNG及PTMC的瘤体形态(模型组: χ2=283.54, P=0.000;检验组: χ2=298.119, P=0.000)、内部回声(模型组: χ2=63.130, P=0.000;检验组: χ2=87.400, P=0.000)、微钙化(模型组: χ2=26.342, P=0.000;检验组: χ2=50.152, P=0.000)及A/T(模型组: χ2=169.918, P=0.000;检验组: χ2=181.405, P=0.000)等超声征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A/T>1和微钙化是PTMC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8.410和19.231、2.560和6.380、9.379和6.724、3.102和8.830,模型组和检验组多种超声征象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16和0.911。 结论: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微钙化和A/T>1均是预测PTMC稳定的重要超声征象,对多种超声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纵隔微结节型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特殊类型胸腺瘤,其预后相对良好。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该肿瘤,经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该肿瘤的治疗方案首选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不能完整手术切除的病例,术后需密切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集的14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活检标本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胃肠道症状,血清学检测均显示抗壁细胞抗体阳性和/或抗血清内因子抗体阳性。12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2例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4例患者中有2例内镜下可见多个息肉状广基隆起(直径0.2~0.9 cm),组织学诊断为多发神经内分泌瘤;2例胃体/胃底见10余个形态不规则隆起型肿物(直径0.8~3.5 cm),组织学诊断为多发增生性息肉。14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以胃体/胃底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为主,具有不同程度的胃底腺萎缩,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胃小凹增生及胰腺腺泡化生。嗜铬粒素A或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所有病例均有胃体神经内分泌细胞线状和/或微结节状增生,而胃泌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胃窦黏膜内G细胞增生。所有病例胃窦黏膜无明显炎性病变或呈轻度慢性炎。2例属于早期病变,6例属于旺炽期病变,6例属于末期病变。结论: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一,部分较隐匿,内镜表现呈多样性,不同的临床阶段,具有不同的组织学改变。病理医师应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形态学认识,避免漏诊、误诊,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灶微结节性肺泡上皮增生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灶微结节性肺泡上皮增生(multifocal micronodular pneumocyte hyperplasia,MMPH)是临床非常少见的瘤样病变,一般表现为肺泡上皮多灶性小结节状增生,伴有结节内肺泡隔弹力纤维增生、肺泡腔内组织细胞聚集。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与结节性硬化症有关。临床、影像及病理医师普遍认识不足,易误诊为各种感染或转移癌,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预后良好。现报道1例MMPH,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5版WHO肾上腺皮质肿瘤分类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第5版WHO肾上腺皮质肿瘤分类(简称第5版分类)根据近几年研究进展,新增了非肿瘤性病变,包括肾上腺残基、肾上腺囊肿、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根据肿瘤细胞起源、组织病理、生物标志物和分子特征,对一系列肿瘤概念进行更新或重新命名。最重要的变化为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及其细化分类,包括散发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双侧小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第5版分类引入HISTALDO分类法,结合组织形态和CYP11B2免疫表型识别醛固酮分泌部位,并对醛固酮分泌性肾上腺皮质腺瘤进一步分类。第5版分类保留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亚型、Weiss与Lin-Weiss-Bisceglia诊断标准,强调血管侵犯对肿瘤诊断与评估预后的影响。新增网状蛋白标准与Helsinki评分系统用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鉴别诊断,采用Wieneke系统评估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第5版分类强调使用核分裂象计数(核分裂象/10 mm 2)和Ki-67阳性指数准确评估肿瘤增殖率,在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动态风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第5版分类中主要变化进行解读,强调了肾上腺皮质病理组织学特征、辅助研究和相关基因特征的知识进展,以增加对第5版分类的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SCT征象鉴别诊断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对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icronodular goiter,MN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启东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PTMC和50例MNG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评价MSCT对PTMC与MNG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比两组患者MSCT征象.并基于MSCT征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MC影响因素.结果:MSCT鉴别诊断PTMC与MNG的敏感度为92.00%(46/50)、特异度为96.00%(48/50)、准确度为94.00%(9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80;PTMC与MNG的MSCT征象中病灶数目、结节边界、有无钙化、钙化形态、包膜完整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颈部淋巴结异常情况及有无囊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的MSCT征象以单发病灶、边缘模糊、包膜中断、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为主要特征,MNG患者的MSCT征象以多发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囊变为主要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CT征象中,单发病灶、边界模糊、包膜中断、△CT值>60 HU、颈部淋巴结异常、无囊变是PTM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TMC与MNG的MSCT征象中单发病灶、结节边界、包膜完整性、强化程度、淋巴结异常等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MSCT对二者表现出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胸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伴有不同数量非肿瘤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 with lymphoid stroma,MTN)是罕见的胸腺肿瘤,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伴有显著的B淋巴细胞浸润[1-2],包括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及更为罕见的伴淋巴增生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hyperplasia,MNC)[1,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例MTN,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A型胸腺瘤合并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胸腺上皮性肿瘤分成5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A型、AB、B1、B2和B3)以及其他少见亚型的胸腺瘤和胸腺癌,包括具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虽然在部分 MNT 中可见A型胸腺瘤成分,但文献中对这两种肿瘤同时存在的情况描述极少,检索国内外文献,国外Kibler等[1-4]报道了 4例由A型胸腺瘤和MNT混合组成的胸腺瘤,而国内仅有2篇相关文献,且均未作详细描述(表1)[5-6].本文报道l例发生于前纵隔的MAMNT,并作文献复习,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TSHR-mRNA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信使核糖核酸(TSHR-mRNA)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患者105例,其中61例为PTMC(PTMC组);44例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MNG组).比较2组能谱CT定量参数、血清TSHR-mRNA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单独及联合血清TSHR-mRNA对PTMC的诊断价值.结果 PTMC组和MNG组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k)在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患者血清TSHR-mRNA的平均表达量高于MNG组(P<0.05).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TSHR-mRNA诊断PTM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且诊断PTMC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能谱CT定量参数或血清TSHR-mRNA(P<0.05).结论 能谱CT定量参数和血清TSHR-mRNA均可单独对PTMC进行诊断,且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多灶微结节性肺泡上皮增生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多灶微结节性肺泡上皮增生(multifocal micronodular pneumocyte hyperplasia, MMPH)是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的肺部病变之一,临床症状不明显,常于偶然或体检发现,影像学示多个小磨玻璃样结节影,病理表现为多个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沿肺泡壁增生灶。MMPH较为罕见,容易误诊为各种感染病或肺恶性肿瘤,需结合临床、影像及病理结果明确诊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MMPH患者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