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侵入性较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方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LISA方案治疗的26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LISA组.同时,选择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同一家医院接受INSURE方案治疗的36例RDS早产儿,纳入INSURE组.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生后Apgar评分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对2组患儿入院年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时间、机械通气(MV)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不同时间点吸入氧气分数(Fi O2)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患儿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组内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内两两比较,则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对不同时间点Fi O2进行组内比较.对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剖宫产术分娩率、外院转入率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本研究经病例收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20-YKL05-003),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分娩胎龄、出生体重、剖宫产术分娩率、双胎妊娠率、入院时年龄、生后Apgar评分、外院转入率、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一例死亡.LISA组患儿的中位MV时间及总用氧时间分别为0和84 h(45~180 h),均短于INSURE组的0(0~80 h)和137 h(107~235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77、1.991,P=0.004、0.047).2组患儿NCPAP时间、生后72 h内MV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同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Pa O2和Pa CO2水平比较结果 显示,处理措施与测定时间因素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F处理×时间=1.751、P=0.152,F处理×时间=0.338、P=0.852,F处理×时间=0.396,P=0.810).LISA组与INSURE组患儿接受PS治疗前及治疗后1、8、24、48 h动脉血pH值、Pa O2和Pa CO2水平分别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ISA组的动脉血pH值:F=47.318、P<0.001,Pa O2:F=30.370、P<0.001,Pa CO2:F=27.140、P<0.001;INSURE组的动脉血pH值:F=20.773、P<0.001,Pa O2:F=16.976、P<0.001,Pa CO2:F=23.016、P<0.001).2组患儿动脉血pH值、Pa O2和Pa CO2水平在接受PS治疗前及治疗后1、8、24、48 h这5个时间点分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LISA组和INSURE组患儿接受PS治疗前及治疗后0.5、1、6、12、24、48 h的Fi O2分别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08、P<0.001,χ2=81.589、P<0.001);而2组患儿治疗后上述各时间点Fi O2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接受PS治疗前及治疗后0.5、1、6 h的Fi 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ISA组患儿Fi O2在接受PS治疗后12、24、48 h均低于INSURE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5、4.312、4.280,P=0.001、<0.001、<0.001).⑤LISA组患儿接受PS治疗后无不良反应者为18例(69.2%),INSURE组为27例(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615).此外,2组患儿在PS给药过程中经皮血氧饱和度(Tc SO2)<85%、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DS早产儿采取LISA方案治疗,可缩短MV及总用氧时间,而且不增加不良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