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究铁包金(光枝勾儿茶)联苄类单体化合物4-(3,5-二甲氧基苯乙基)苯酚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究铁包金(光枝勾儿茶)联苄类单体化合物 4-(3,5-二甲氧基苯乙基)苯酚的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0.5 μg/mL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建立炎症反应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该化合物对RAW264.7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RAW264.7 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ELISA检测TNF-α、IL-6、IL-1β、IL-10 含量;RT-PCR 检测 TNF-α、IL-6、IL-1β、IL-10、iNOS、COX-2、MCP-1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IKBα、p-IKBα、P65、p-P65、COX-2、iNOS蛋白表达.结果:铁包金(光枝勾儿茶)联苄类单体化合物 4-(3,5-二甲氧基苯乙基)苯酚具有抗炎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10 显著降低,细胞中IL-6、IL-1β、TNF-α、iNOS、MCP-1、COX-2 mRNA表达显著升高,IL-10 mRNA表达显著降低,p-IKBα、P65、p-P65、COX-2、iN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K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浓度药物组细胞上清中IL-1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给药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细胞中 IL-6、IL-1β、TNF-α、iNOS、MCP-1、COX-2 mRNA 表达降低,IL-10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IKBα、P65、p-P65、COX-2、i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K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 或P<0.01).结论:铁包金(光枝勾儿茶)单体化合物 4-(3,5-二甲氧基苯乙基)苯酚具有抗炎活性,其抗炎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多样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为探索贵州苗药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类群特征、分布部位及其抑菌活性,该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对贵州省贵阳市和黔西市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基于分子生物学及统计学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及多样性评价,最后通过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1)从光枝勾儿茶中分离到 191 株内生真菌,隶属于3 个门5 个纲10 个目15 个科19 个属,优势属为叶点霉属(Phyllosticta)、间座壳属(Diaporthe)、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2)黔西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Q=2.112)较贵阳(H′G =1.801)高,索伦森相似性指数CsG-Q为 0.923,不同组织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为茎(H′S=2.004)>根(H′R =1.764)>叶(H′L=1.654)>果实(H′F =1.473),茎和叶内生真菌的索伦森相似性最高(CsS-L =0.667).(3)筛选出的 21 株内生真菌对供试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具有抑菌效果,其中 Diaporthe sp.QX4G6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12.5、6.25、1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 12.5、6.25、12.5 mg?mL-1.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光枝勾儿茶蕴藏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不同地区及组织内生真菌类群组成有差异,多个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天然抗菌药物或药源研发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铁包金片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铁包金系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光枝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 var Leioclada Hand-Mazz)的干燥地上部分。其片剂每片含铁包金浸膏约0.25克。有较好的止咳、袪痰作用和一定的平喘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叶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Berchemiapolyphylla及变种光枝勾儿茶B.polyphylla var.leioclada叶绿体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同时为勾儿茶属系统发育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Illumina平台对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及变种光枝勾儿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与同科小勾儿茶属、枣属、枳棋属、鼠李属、冀核果属等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在鼠李科植物中系统发育位置.结果 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分别为161 185、161 210 bp,注释得到131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6个,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勾儿茶属与鼠李科其它药用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勾儿茶属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叶绿体基因组之间没有重排或倒置,IR区序列变异最低,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其中ndhA、ycf1、ycf3、rpl16、clpP以及atpF等基因的编码区存在差异,这些位点为勾儿茶分子鉴定提供新位点.系统发育树表明勾儿茶属与鼠李属及翼核果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互为姊妹类群.结论 解析了勾儿茶属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探讨了勾儿茶属系统发育关系,为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分类鉴定、系统进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