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大鼠气道高压脉冲电场消融的导管电极研制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了加速其临床应用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来探究相关分子机制.大鼠相较于其他实验动物,更易于构建COPD模型,并且拥有相对完备的组织和分子学实验试剂是进行探究脉冲电场消融COPD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开发适用于SD大鼠呼吸道的消融导管电极尤为重要.该研究首先观察了大鼠的气道解剖结构,并对导管的材质、硬度、直径、电极环尺寸、正负极间距、导管的绝缘处理、导丝与电极环的焊接技术,以及导管通气孔等关键设备参数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带有通气功能的PVC消融电极导管.接下来,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该电极可施加的场强,并在正常大鼠中进行了验证,以评估电极的电学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高压脉冲电场治疗COPD的相关机制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阈值识别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关键阈值识别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建设和效益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变化,很少将生态恢复的阈值效应考虑其中.采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构建的生态获益指数,评价了陕西省2000年和2020年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和产水服务的协同供给能力;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约束线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的主导影响因素和阈值特征.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陕西省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和产水服务均有所增加,两两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总体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明显增加,其中陕北中部和陕南西部提升最为明显.降水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的主导影响因素,他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和阈值特征.当NDVI在0.6-0.7之间或年降水量为1100 mm左右时,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达到最高,超过上述阈值后NDVI或降水对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的促进作用减弱.研究能够为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提供参考方案,为陕西省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双重危机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借鉴NbS的标准与方法在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实施,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现协同增效.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及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热点领域.为此,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的NbS全球标准的八项准则,首先梳理了 NbS的各项准则对我国国家公园理论与实践的适用性,进而结合NbS的八项准则,以及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展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即:(1)如何科学建设国家公园(准则1,应对社会挑战;准则2,根据不同尺度设计);(2)国家公园如何有效治理/管理(准则5,基于包容、透明和赋权的治理过程;准则7,基于证据进行适应性管理);(3)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如何(准则3,带来生物多样性净增长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准则6,在首要目标和其他多种效益间公正地权衡);(4)国家公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准则4,具有经济可行性;准则8,具可持续性并在适当的辖区内主流化).最后,充分借鉴NbS的各项准则,研究就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及相关研究提出了启示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推动将NbS纳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行动提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传统针灸面临的循证医学挑战及转化机遇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针灸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针对安慰剂效应带来的争议,提高到针灸危机的高度,探讨如何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理解和推进针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回顾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数量的强劲增加,反映出全球科学界和医学界对针灸越来越多的兴趣和认可.研究表明,尽管存在安慰剂效应,正是这些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展现出了在治疗多种疾病的实际生理效应以及非生理因素.探讨了针灸研究如何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新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针灸的作用机制,并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精确度.通过对不同文化和研究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揭示了针灸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终,强调在面对危机时,针灸学界需要采取行动,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来克服挑战,将古老的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外泌体非编码RNAs与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肺癌(carcinoma of the lungs)目前是全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放射疗法是肿瘤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其通过高能射线致使癌细胞DNA断裂,从而促进癌细胞死亡。但是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性一直是制约放射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外泌体及其携带的非编码RNAs(non-coding RNAs, ncRNAs)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调控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外泌体及其携带的ncRNAs对肺癌放射治疗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旨在综述外泌体ncRNAs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从多个角度为外泌体ncRNAs在癌症放射治疗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预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机器人手术系统以高清的3D手术视野、灵活的机械臂、滤过术者手部震颤等优势,实现了外科手术的精准化、微创化,将微创手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中国2006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随着医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提高,目前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特别是泌尿外科,已逐步成为常用术式[3]。腔镜手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获取手术视野和操作环境。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是指人工气腹建立过程中或气腹状态下,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快速经静脉破损口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4]。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体栓塞发生率小于0.6%,但一旦发生,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达28%[5]。机器人术中为保障狭小空间的操作视野,气腹压力及流速设定往往高于腔镜手术,增加了二氧化碳气体栓塞发生率。因此,尽早识别、防止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循环系统,及时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是改善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预后的关键。虽然国内外已发布众多急性肺栓塞诊断与多学科团队救治共识和指南[4,6,7,8,9],但多针对肺血栓栓塞症,并不完全适用于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救治,临床实践中亟需系统性、整体化的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指导。本研究在总结既往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经验及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机器人辅助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体肺栓塞患者抢救护理预案,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物流在医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医药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物流作为连接医药行业各个环节的纽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物流对医药行业的供应链优化起着关键作用.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分发到最终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效、精准的物流服务.物流系统的优化不仅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库存成本,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其次,物流对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企业需要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靶向抗HSV-1的siRNA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单纯疱疹病毒1 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是一种能够在各类人群中携带和传播并能引起包括口唇疱疹、荚膜炎、角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虽然已有多种类型的HSV-1 疫苗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但仍没有商业化的疫苗上市销售.临床上使用的特异性抗HSV-1 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等也面临严重的抗药性威胁,开发新的特异性抗HSV-1 药物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siRNA是一种长度为 20~25 核苷酸的双链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上沉默基因表达发挥干扰作用.siRNA作为一种新的、有潜力的抗病毒药物备受关注,发展也较为迅速.综述近年来siRNA在抗HSV-1 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靶向HSV-1 关键基因和HSV-1 互作的宿主细胞基因的siRNA设计、递送和靶向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观察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首发未治疗的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获取平均低频振幅(mALFF)值并比较;然后取两组m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中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的扣带回和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两组之间的大脑功能活动,并获取功能连接值.两组均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调查,评估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mALFF值差异性脑区mALFF、FC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角回的mALFF降低(P均<0.05).基于扣带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右侧海马旁回和右侧眶部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0.05).基于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小脑8区和左侧补充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均<0.05).观察组认知功能与差异性脑区的mALFF和功能连接值无相关性(P均>0.05).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总分、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时记忆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 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扣带回、额中回等关键脑区mALFF、功能连接存在异常,但并未发现上述脑区功能活动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ABCA4相关Stargardt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Stargardt病(STGD1,OMIM#248200)是最常见的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是由ABCA4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通常在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导致视力进行性、不可逆地损害.近年研究者在STGD1临床和分子特征以及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促成了许多已完成的、正在进行的和计划中的新疗法的人体临床试验.文章聚焦于STGD1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STGD1基因治疗的主要障碍是ABCA4基因序列过长以及ABCA4基因在光感受器细胞中的特异性转导效率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出具有大运载量和能高效将ABCA4基因转导进光感受器细胞的载体.目前STGD1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al,AAV)载体、慢病毒载体、纳米颗粒、光遗传学和反义寡核苷酸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开发出针对STGD1的有效基因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该综述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