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精神鉴定申请者与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精神鉴定中不同鉴定申请者与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的关系. 方法:对271例精神鉴定的刑事案件按精神鉴定申请者分为家属申请组(155例,57.2%)、办案机关申请组(95例, 35.1%)、本人申请组(21例,7.7%);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鉴定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案由、诊断和结论,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3组被鉴定者既往精神疾病史(χ2=5.424,P<0.05)、诊断为精神疾病的比率(χ2=14.807,P<0.01)、鉴定责任能力的分布(χ2=9.5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肇事案与家属申请的关联明显;放火案、强奸猥亵案与办案机关申请的关联明显;毒品案与本人申请的关联明显(χ2=30.596,P<0.05).家属申请组与诊断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的关联明显;办案机关申请组与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关联明显;本人申请组与诊断无精神病的关联明显(对应分析 χ2=33.158,P<0.05).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无精神病史、有前科、本人申请鉴定者较多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结论:精神鉴定中不同鉴定申请者其相关的刑事案件性质及鉴定意见均不同,本人申请者其结论多为无精神疾病及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的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的一致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诊断(简称鉴定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简称既往诊断)的一致性,从人口学特征、病史资料的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期限两年的纵向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纳入既往有精神病诊断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案例173例,以两年观察期内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不一致作为结局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与诊断不一致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并计算各因素的风险比(HR). 结果:诊断一致组85例(49.1%),诊断不一致组88例(50.9%).两组在吸毒、前科、刑事责任能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72,P<0.001).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25.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4.9%)、人格障碍(22.5%)较多见.既往诊断以精神分裂症(52.0%)、心境障碍(22.5%)较多见.鉴定诊断与既往诊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5,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前科(HR=1.832,P=0.033)与吸毒史(HR=3.642,P<0.001)是预测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因素. 结论: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的诊断与既往精神病诊断常不一致;前科、吸毒史等病史资料的补充是两种诊断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20年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1至2020年在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例的人口学资料、案件类型、医学诊断及法律能力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年间鉴定案例8302例,鉴定有效案例为8228例(有效率99.1%),刑事案件4596例(55.9%),民事案件1700例(20.7%),被害和性防卫能力案件1054例(12.8%),服刑能力780例(9.5%).其中刑事案件中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盗窃案件居前三位;民事案件中以民事行为能力及交通事故案例位居前列,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以近5年明显增加.医学诊断的排序为:无精神病(28.2%),精神分裂症(19.2%),器质性精神障碍(16.2%),精神发育迟滞(15.6%),双相情感障碍(6.0%),抑郁障碍(5.7%).在评定法律能力的案例中:刑事责任能力(62.3%)、性自我防卫能力(14.0%)、民事行为能力(12.1%)位于前三位.无刑事责任能力中,精神分裂症居首位(66.7%),无行为能力中器质性精神障碍最多(74.6%),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中精神发育迟滞占71.0%,无服刑能力中精神分裂症居多(62.3%).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7.462,P<0.001)、农民(OR=1.321,P=0.001)、个体(OR=1.873,P=0.018)、31~40岁(OR=1.281,P=0.016)、双相情感障碍(OR=1.580,P=0.005)是刑事鉴定案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目前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件仍然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的重点,民事案件中民事行为能力及交通事故鉴定案例明显上升,医学诊断无精神病的比例上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精神发育迟滞性侵犯和刑事犯罪特点的法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精神发育迟滞不同案件的法学特点.方法 对2001至202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1285例精神发育迟滞案例的人口学资料、案件类型、诊断及法律能力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案例1285例,其中被害人案件748例(58.2%),刑事案件382例(29.7%),民事案件137例(10.7%)为主.女性中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比例分别为54.4%、39.8%、3.0%,男性中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比例分别为85.1%、11.9%、5.4%.男性案件的类型与精神发育迟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10,P<0.001),多以刑事案件为主;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8,P<0.001),以被害人案件为多.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已婚(相对于离异或丧偶,OR=2.799,P=0.014)、31~40岁(相对于≥41岁,OR=3.205,P=0.009)、未成年人(OR=4.070,P=0.019)、农民(OR=2.667,P=0.00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相对轻度,OR=23.255,P<0.001)是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既有受害者,也有作案者.女性以被强奸案例为主,男性以刑事犯罪作案居多,关注和防止精神残疾者被性侵犯和刑事犯罪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烟蒂上DNA的检验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1/1/17
在刑事案件现场经常能提取到烟蒂物证,烟蒂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检材,烟蒂可粘附吸烟者口腔和口唇粘膜脱落细胞.通过对现场遗留烟蒂上DNA的检验,可以进行个人识别,缩小侦查范围,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