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C6A8基因新发突变致肌酸缺乏综合征一家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 SLC6A8基因突变致肌酸缺乏综合征(CDS)一家系的临床特征、遗传学和生化特点进行分析。患儿,男,初诊时13岁,因"间断呕吐1年"就诊,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间隔7个月,再次发病住院确诊。自幼进食少,便秘。12岁始出现呕吐伴严重便秘,间断发作。患儿1岁6个月会走。2岁会叫爸妈,检查时只会说简单句子。很少与父母交流。其兄有严重智力障碍和癫痫。其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有反复死产和流产史。初诊患儿查体:体质量22 kg(< P3),身高131 cm(< P3),头围52 cm,重度智力障碍,表情呆滞,交流困难,宽前额,骨骼肌萎缩,弓形足。头颅磁共振成像示患儿双侧侧脑室轻度对称性扩大。脑磁共振波谱检查示患儿双侧海马未见异常。智力障碍相关基因测序发现,患儿 SLC6A8基因c.626(exon3)-c.627(exon3)delCT半合子突变,其母及兄均携带该变异基因,其父及外祖母均无该基因突变。患儿尿肌酸/肌酐比值增高,胍基乙酸正常,进一步证实 SLC6A8基因新发位点移码突变致CDS。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智力障碍男童,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尤其是婴儿期出现喂养困难及生长发育迟缓时,行尿胍基乙酸和肌酸/肌酐比值测定筛查及基因检测可早期诊断CD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通量测序确诊一例ASXL3基因变异所致的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语言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临床及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儿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以及高通量测序分析,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ASXL3基因存在c.4090G>T(p.Gly1364X)杂合变异,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变异,为新生变异。结论:ASXL3基因c.4090G>T(p.Gly1364X)变异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脑幕上胶质肉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小脑幕上胶质肉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例小脑幕上胶质肉瘤患者(胶质肉瘤组)和63例小脑幕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胶质母细胞瘤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肿瘤位置、体积、强化形式、瘤周水肿程度及瘤内囊变坏死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胶质肉瘤组侵犯硬膜的占比高于胶质母细胞瘤组(分别为8/12、16/63, P<0.05)。胶质肉瘤组组织学上表现为典型的胶质瘤成分和间叶组织成分,其中胶质瘤成分的染色情况基本同胶质母细胞瘤组,肉瘤成分特异性表达网状纤维。两组在异柠檬酸脱氢酶1/2突变、1p杂合性缺失、19q杂合性缺失、1p/19q联合缺失、α地中海贫血伴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ATRX)的致病基因突变、 p53突变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突变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胶质肉瘤组的Ki-67值高于胶质母细胞瘤组[分别为(32.3±14.2)%、(20.5±9.7)%, P<0.001],且胶质肉瘤组发生 TERT启动子区突变的占比高于胶质母细胞瘤组(分别为6/8、8/37, P<0.05),而发生 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占比低于胶质母细胞瘤组(分别为1/8、20/37, P<0.05)。两组在肿瘤切除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胶质肉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差异,但胶质肉瘤易侵犯硬膜、Ki-67值较高、易发生 TERT启动子区突变、但不易发生 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其中的肉瘤成分特异性表达网状纤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酮饮食治疗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癫痫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疾病,由 TSC1或 TSC2基因突变引起,发病率为1/14 000~1/6 000。TSC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癫痫、发育迟滞、精神异常和神经功能缺损等,其中癫痫最为常见,占80%~90%,其中55%~62%为药物难治性癫痫。TSC相关癫痫严重影响TSC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TSC相关癫痫的治疗可采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抗癫痫药物、生酮饮食(KD)、神经调控、姑息性或切除手术治疗等。虽然KD治疗TSC相关癫痫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证实其与作用于过度活化的mTOR信号通路和其他多靶点作用机制有关,且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大量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对于TSC相关癫痫,抗癫痫药物无效或疗效欠佳、无法手术或手术无效时,均推荐使用KD。现就KD治疗TSC相关癫痫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ERC2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智力障碍38型一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 HERC2基因变异所致智力障碍伴发育迟缓1个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选取于2020年5—7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个智力障碍伴发育迟缓的患儿家系3代共10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及家系成员患病情况,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筛选,采用Sanger测序对可疑致病基因进行家系验证。根据美国遗传学与基因组学(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学会的基因变异解读标准与指南对可疑致病基因突变位点进行致病性分类。结果:先证者男,12岁,因“发育迟缓9年,智力障碍3个月”就诊,表现为身材矮小,无故自语自笑,眼神对周围环境回避,韦氏智力测验提示智力水平低下。先证者弟弟有类似智力障碍伴发育迟缓等表现,余家系成员正常。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 HERC2基因c.7675A>G位点纯合突变,Sanger测序显示其弟弟携带同样的 HERC2基因c.7675A>G位点纯合突变,其余家系成员携带相同的 HERC2基因c.7675A>G位点杂合突变。根据ACMG指南判定该基因位点突变为临床意义未明。 结论:HERC2基因c.7675A>G位点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智力障碍伴发育迟缓的遗传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YWHAG基因突变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临床特征与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YWHAG基因新生突变致1例早发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东区神经内科2018年1月确诊的1 例YWHAG基因新生突变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对核心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为女童,3岁10个月,因“间断性抽搐6个月”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智力障碍、精神及运动发育迟滞、共济失调。头颅磁共振成像示髓鞘化发育不良;长程视频脑电图示广泛性1.5~3.0 Hz棘慢波发放,睡眠期多灶尖波发放,监测中患儿有临床发作;同期脑电图有异常放电,提示肌阵挛伴不典型失神。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YWHAG基因存在一杂合新生突变:NM_012479:c.169C>T(p.Arg57Cys),根据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该变异为可能致病突变。结论:YWHAG基因突变引起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非常罕见,YWHAG基因c.169C>T变异是先证者早发性癫痫性脑病遗传学病因的可能致病变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YNGAP1基因移码变异所致精神发育迟滞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8月6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精神发育迟泄患儿为研究对象。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变异筛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能的致病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基因测序提示患儿携带 SYNGAP1基因杂合移码变异c.995_1002delAGACAAAA(p.Asp332AlafsTer84),其父母未携带相同变异。 结论:SYNGAP1基因c.995_1002delAGACAAAA(p.Asp332AlafsTer84)移码变异可能是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学原因。上述发现丰富了 SYNGAP1基因的变异谱,为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5q11-q13重复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5q11-q13重复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育迟滞、智力障碍、肌张力低下、自闭症、癫痫发作等。报道1例33岁的男性15q11-q13重复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儿童期起病的难治性癫痫,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高通量全外显子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于15q11.2-q13.3区段检出约10.53 Mb的重复,诊断为15q11-q13重复综合征。文中就15q11-q13重复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分型、典型临床症状、合并癫痫发作的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总结及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了解和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LC9A7基因变异所致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及运动发育落后、癫痫的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以1例因"间断抽搐2个月"为代主诉于2020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及运动发育迟缓、癫痫发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其 SLC9A7基因上存在半合剪接位点变异(NM_032591.3: c.1030-1G>C),遗传自母亲,既往未见报道。 结论:SLC9A7基因半合剪接位点变异(c.1030-1G>C)可能是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4H综合征患儿1例的临床特点及 POLR3 A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2019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4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2岁7个月,临床表现为运动及精神发育迟滞、步态不稳、牙齿发育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脑白质发育异常;家系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儿存在 POLR3 A基因exon29:c.3858C>A及exon24:c.3226G>A复合杂合变异,为新的致病突变位点。提示对于早期存在发育落后、牙齿发育异常、脑白质异常的患儿需考虑4H综合征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