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在本科生前沿外科手术队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在本科生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FST)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42名本科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及传统教学进行FST基本技能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评估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学员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学习中理解和实践情况、学习后记忆效果评分相近;而在理论知识提升、技能操作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注意力、学习互动等方面,试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4.33±0.26)vs.(4.17±0.21),(4.32±0.22)vs.(4.12±0.27),(4.04±0.37)vs.(3.69±0.38),(4.34±0.28)vs.(3.92±0.43),(4.21±0.35)vs.(3.81±0.34),(4.18±0.29)vs.(4.01±0.21), P<0.05]。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总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96±5.35)vs.(77.03±7.29), P<0.001],其中理论基础得分及技能操作得分均明显更优[(28.25±4.74)vs.(25.01±5.37),(57.47±4.96)vs.(51.99±8.03), P<0.05]。 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对于本科生FST基本技能教学有独特优势,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期重点号为慢性鼻窦炎(CRS)内在型与精准诊疗。CRS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之一,即使采取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出现复发,可能与CRS复杂的发病机制和高度的异质性有关,因此对CRS的精准分型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突破口,而内在型的研究则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述评《加强国人慢性鼻窦炎内在型研究 推进精准诊疗》从国内外CRS内在型研究最新进展入手,探讨了内在型同临床疗效之间的联系,以期通过加强国人内在型研究推动CRS精准诊疗策略的构建。基于内在型对CRS进行个体化治疗已取得国内外鼻科专家的普遍共识,但如何根据CRS的内在型进行内镜术式选择目前仍没有结论。专家论坛《基于内在型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通过介绍CRS内在型的分型标准、国人CRS内在型的区域异质性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重点阐述基于内在型的CRS内镜鼻窦术式的选择,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RS个体化治疗的理解。近期,随着数字信息化在CRS临床应用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WSI)的深度学习技术在CRS内在型的精确诊断中展露了重要的作用。论著《基于病理全玻片数字化图像的人工智能鼻息肉分型及JESREC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基于WSI的人工智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发现基于人工智能和WSI诊断的嗜酸性CRSwNP患者的过敏症状和哮喘比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和血清总IgE水平较高,鼻息肉中炎性细胞百分比与非嗜酸性CRSwNP患者存在差异,且日本难治性嗜酸性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ESREC)诊断标准在该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述《基于人工智能的慢性鼻窦炎内在型诊断助力精准医学》概括了近期有关国人CRS内在型和人工智能在CRS内在型诊断及治疗策略中的相关研究。论著《CD8 +Treg细胞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研究》旨在明确CD8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CRS患者鼻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鼻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关系。发现CD8 +Treg细胞在CRSwNP患者尤其是嗜酸性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所占比例降低,与细胞毒性T细胞(Tc)2、Tc17趋势相反,与Eos计数呈负相关。提示CD8 +Treg比例降低可能与CRS患者鼻黏膜免疫失衡及Eos浸润有关。论著《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与鼻息肉内在型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发现尽管高嗜酸和低嗜酸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综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整体评估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结合表型和内在型,分析总结“病”和“人”的整体评估以及如何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为下一步精准治疗提供参考。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治疗CRS的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CRS的生物靶向治疗正逐渐走入临床。继续教育园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生物靶向治疗》介绍了CRS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讨论了生物靶向治疗的患者选择和疗效评估,并展望了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除了重点号内容外,本期还推出了《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新指南在《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近5年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更新了较多内容,特别添加了环境控制、抗IgE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策略,详细扩充了免疫治疗相关内容,与当前变应性鼻炎研究热点和临床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旨在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严谨、细致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护理技术现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军队护理人员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FST)护理技术的掌握现况,为制定FST护理核心技术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23-02/2023-0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4所军队三甲医院718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护理技术测评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卫勤训练方式以线下理论培训最多(71.73%),卫勤任务类型以单位组织卫勤演练为主(72.14%),参加过的机动卫勤力量类型以野战医疗所(30.08%)、野战医疗队(29.53%)为主,卫勤任务中组室训练类型以其他组室(32.45%)、重伤救治组(26.46%)为主,94.57%的人员希望增加卫勤方面的培训.718名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中的通用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高,特殊技术模块掌握程度条目均分、培训需求条目均分最低.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通用技术和急救技术的掌握程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工作年限、人员类别的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对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的培训需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T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与培训需求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军队护理人员对FST护理技术整体掌握程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技术条目的培训需求意愿强烈,应构建完善的FST护理技术培训体系,着重加强损伤控制技术和特殊技术模块知识的培训,为培训一专多能的FST护理队员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CiteSpace的机器人结直肠手术临床应用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治疗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本研究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手术的发展历程与诊治方法的演进过程,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热点并确定潜在的新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检索1999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之间Web of Sciences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与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相关中英文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分析该领域文献的发文国家、高产机构、作者及合作关系等,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突现、时线图和时区图分析,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3 135篇文献,其中WoSCC数据库2 760篇、CNKI数据库375篇.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多,尤其在2011年之后上升幅度增大,2021年达到最高峰.目前,发文量居前列的分别是美国(758篇)、意大利(253篇)、中国(173篇).国外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分别为韩国延世大学(76篇)、韩国大学(53篇)和美国梅奥诊所(41篇);中文发文量前列的机构分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6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篇)和沈阳军区总医院(6篇).国外发文量前三的作者均来自韩国,大部分作者形成广泛合作网络;中文发文前三的作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大部分作者仅为独立研究团队,仅少数存在合作关系.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国外发展趋势以结直肠相关肝脏切除、术后生存率、手术危险因素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主,而国内的趋势是手术的新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的操作系统以及专家共识和专著的编写;国外热点和趋势集中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开放标签;国内热点集中在手术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方面.结论:机器人结直肠手术是微创外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国际水平相比,国内机器人手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起步时间晚、高质量论文数量少、被引频次少、与其他国家或机构合作度低等方面.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如何减少围手术期风险、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美军前沿外科手术队的创立发展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战争作为伤员集中死亡的重大事件,参战双方军人的死亡率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随着火药的问世,军事弹药的杀伤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越来越接近前线,从而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员[1]. 前沿外科手术队( forward surgical team , FST)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开始部署使用的一种在战术区的小型、机动的外科手术力量,为不能后送至II级或者III级医疗机构的伤员提供外科手术,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地区开展前沿外科手术队经验总结及必要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高原(海拔3000 m以上)地区气候恶劣,边境线长,自然灾害频发,领土争端面积大,卫勤保障存在诸多的难点.前沿外科手术队(FST)最早由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提出和运用,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得到大规模使用[1].具有快速、机动、高效的特点,可以最少的卫勤力量投入达到最大的救治效能.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FST的使用使战场伤死率首次降至10%[2],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借鉴,并在世界各地多种大型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目前在高原地区尚属探索阶段.笔者医院系高原基地医院,近10余年来医院在执行高原地区各种大型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积极探索组建FST,已初步具备快速组建、派出保障能力,完成了包括青海玉树地震、尼泊尔地震救援、墨竹工卡地质灾害和“12.21”边防管控专项行动等多项卫勤保障任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方医院研究型胃肠外科的建设之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型外科的内涵是,规范的手术实践—积累并分析临床数据—发现临床问题—设计可靠的高水准临床研究—通过研究结论改进或创新外科技术—形成技术规范并推广教育—创新的前沿技术或理论催生新的临床研究需求.这一理念将技术、研究、规范、推广、评价依次递进,将临床、科研、教 学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外科医疗与转化研究之间的相互协同发展,最终促进研究型外科医生的成长与医学科技的进步.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起确立了"以数据为核心的研究型外科、以腔镜为特色的微创外科、以高效服务为导向的专业化外科"的学科建设基本思想,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建设成为我国知名的研究型胃肠外科,学科成果从无到有,研究平台从少到多,人才梯队从追赶到领跑,影响力从区域到国际,学科建设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化前沿外科手术队(D-FST)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做法和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沿外科手术队( Forwand Supgical Team,FST)最初于海湾战争部署于美陆军中,是小型、机动的外科手术力量,可配属于前沿支援卫生连、区域支援卫生连、旅卫生连,为不能后送至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的伤员提供外科手术,在伤后的"黄金1小时"由医师实施出血控制〔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军海上外科手术队发展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上外科手术队是一支重要的前沿外科手术力量,对提高海上伤员的战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介绍国外海军已经成熟的海上外科手术队的建设现状,结合国外海军外科手术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我海军海上手术力量建设时应考虑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战术战伤救治中的超声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化战争作战节奏快,武器威力大,杀伤范围广,在野战复杂环境下伤患者的救治难度大.1996年,美军提出了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指南[1],且该指南在海外战争实战经验中得到不断完善.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现场救治与否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2-3].美军十年海外战争的战伤救治实践使其战伤死亡率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约9.4%,这源于"医疗与士兵同在"的理念,这一理念使医疗救护最大前沿化,医疗人员在战术前线或接近交火区即可开展腹部、血管、胸部等手术,甚至战术环境的肾脏替代治疗[4-7].超声是能够用于战术救治的最便捷有效的影像学设备,掌上超声(handled ultrasound device)可在近交火区附近的集伤点、前沿外科医疗队、战术转运中实施从头到脚(from head to toe)的检伤分类和可视化损伤控制,其在军事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