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实践与感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后依法采取的首要措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的关键,也是快速控制疫情的前提。本文将流调在疫情响应中的本质归结为应急处置,指出流调的根本目的是控制疫情,通过运用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围绕“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现场快速处置、形成与验证假设、撰写报告加以阐述,并提出流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本文突出强调了现场调查的作用,提出在现场不但要侦查,还要假设,更要快速处置,并应及时将现场经验与发现问题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策略措施。本文还重点强调了通过全面查摆调查证据,形成和完善“证据链”,进而服务于验证假设的思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百年不遇,总结宝贵的现场流调经验将有助于我国精准处置疫情、保持病例动态清零状态以及应对未来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动态清零”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自2020年4月以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在经过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后,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动态清零”策略是在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的前提下,当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使每一起疫情及时终止,感染者“清零”,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在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等新技术的应用下,“动态清零”策略应运而生,它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动态清零”策略是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提出并实施的创新性防控策略,其防控目标、技术手段、工作重点等与传统的传染病“围堵”和“缓疫”策略有所不同。本文就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个阶段、“动态清零”策略及科学内涵、演化过程、理论基础、实施阶段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冬春季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导致国内多个地区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定点医院作为感染病例的集中收治场所,是实现"动态清零"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关系到医务人员的"零感染"和患者的预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大局密切相关。现结合我国上海市等地区的实践经验,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定点收治医院的布局流线规划、人员管理培训、个人防护用品选用、环境清洁消毒、基础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等策略进行探讨,为定点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环境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评估及处置建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手段,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国内本土病例的动态"清零"和对病毒经物品传播风险的深入认识,"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成为常态化防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由于新冠疫苗接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环境监测屡屡出现"假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对核酸检测方法、环境核酸污染来源、鉴别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供处理相关疫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德尔塔等变异毒株流行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笔者在文中回答了目前备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一是单靠疫苗接种是否仍能实现“群体”免疫?二是面对新的病毒应选择与其共存还是清零?笔者认为,疫苗的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是预防感染,二是减少重症与死亡。虽然现有疫苗预防作用有所减弱,但仍有较好的减少重症的作用;从宏观上讲,清零是不可能的,在一定时间内共存是必然的,但作为防控策略,目前仍以努力达到间断的动态清零为上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策略和措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目的:对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策略和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2021年12月宁波市报告的COVID-19确诊病例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绘制流行曲线,建立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测不同干预措施下的累计确诊病例数,计算基本再生数( R0)和实时再生数( R t)评估干预措施效果。 结果:截至2021年12月17日,宁波市累计确诊COVID-19共74例,估算 R0为4.3。随着防控措施的加强, R t呈逐渐下降趋势,至12月11日下降到1.0以下,之后持续下降到12月14日的0.4。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实际累计确诊病例数接近政策干预有效性为90%的估计病例数(76例),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病例数减少98.4%。 结论:宁波市开展的COVID-19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策略和措施效果明显,可以短时间内控制疫情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SEAIQR模型与Dropout-LSTM模型的西安市COVID-19疫情趋势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目的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SEAIQR(susceptible-exposed-asymptomatic-infected-quarantined-removed)模型和Dropout-LSTM(Dropout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模型预测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评估"动态清零"策略防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考虑到西安市本轮疫情存在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依时变化的参数以及采取的管控举措等特点,构建具有阶段性防控措施的时变SEAIQR模型.考虑到COVID-19 疫情数据的时序性特征及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构建深度学习Dropout-LSTM模型.选用2021 年12 月9 日-2022 年1 月31 日西安市新增确诊病例数据进行拟合,用 2022 年2 月1 日-2022 年2 月7 日数据评估预测效果,计算有效再生数(Rt)并评价不同参数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结果 SEAIQR模型预测的新增确诊病例拐点预计在 2021 年 12 月 26 日出现,约为 176例,疫情将于 2022 年 1 月 24 日实现"动态清零",模型R2=0.849.Dropout-LSTM模型能够体现数据的时序性与非线性特征,预测出的新增确诊病例数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R2=0.937.Dropout-LSTM模型的MAE和RMSE均较SEAIQR模型低,说明预测结果更为理想.疫情暴发初期,R0 为 5.63,自实施全面管控后,Rt 呈逐渐下降趋势,直到 2021 年 12月27 日降至1.0 以下.随着有效接触率不断缩小、管控措施的提早实施及免疫阈值的提高,新增确诊病例在到达拐点时的人数将会持续降低.结论 建立的Dropout-LSTM模型实现了较准确的疫情预测,可为COVID-19 疫情"动态清零"防控决策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张伯礼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编辑人员丨2024/3/16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越发重要,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诊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张伯礼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恢复期患者以疫邪未尽、正气虚损为核心病机,以湿邪留滞、气阴两虚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治疗中强调全面评估健康状态,明辨邪正关系,分清祛邪扶正之主次;精准辨证,灵活用药,祛邪以治湿为主,扶正以益气养阴、调治肺脾为主;重视疏利气机,恢复脏腑升降出入之常;病证结合,灵活运用现代药理和组分中药研究成果.此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形神同治,瘥后防复,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回归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2019-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编辑人员丨2024/2/3[目的]分析2019-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强度和特征,为制订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常州市2019年4月—2023年3月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对常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流行前后的流感样病例(ILI)进行分析研究,采用χ2检验比较定性资料间差异.[结果]常州市2019年4月—2023年3月的ILI就诊百分比分别为2.57%、1.84%、5.38%、3.66%,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71%、0.44%、22.78%、24.32%,流感暴发疫情数分别为61起、1起、23起和128起.ILI主要以5~14岁的青少年和儿童为主.2020-2021年新冠流行后ILI就诊百分比明显低于2019-2020年(χ2=737.34,P<0.001),2021-2023年ILI就诊百分比均高于2019-2020年.2019-2021年的流感病毒以乙型Victoria为主,2022-2023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中甲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21-2022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明显少于2019-2020年(χ2=185.66,P<0.001),2022-2023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明显高于2019-2020年.[结论]2019-2023年新冠防控不同阶段流感的流行特征不同,在新冠疫情动态清零阶段,ILI就诊呈现低水平波动,无明显季节性波动,且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乙型为主;新冠高强度流行阶段,ILI就诊水平达到历年高峰,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甲型H3N2型为主;新冠乙类乙管阶段,ILI就诊水平在迅速降低后升高,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甲型H1N1型为主.须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病例的监测,密切关注流感毒株变化,积极推进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促进全人群健康行为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实时再生数的COVID-19预测模型及可视化平台开发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编辑人员丨2023/10/28目的 基于实时再生数建立COVID-19预测模型并开发新冠疫情可视化平台.方法 利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的COVID-19每日感染者数,将2022年3月1日—4月29日作为模型拟合阶段,通过贝叶斯分层模型估算实时再生数的变化情况并预测疫情发展,将4月30日—5月6日作为预测性能评估阶段,使用随机化概率分布变换和分级概率评分评估模型预测结果.使用Python、R等开源软件开发可视化平台.结果 上海市疫情的实时再生数于4月5日首次降至1以下,模型预测本轮疫情将于6月中下旬实现"动态清零",模型预测结果的概率分布和实际观察值在统计学上具有一致性(P=0.12)且集中度较好(382.53±105.29).可视化平台可实现上海市疫情变化趋势描述和疫情预测两大功能,已于2022年4月19日开放访问.结论 该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视化平台填补了国内对COVID-19疫情数据深层次挖掘的空白,具有较好的扩展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