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神经影像精准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6月收治的46例使用基于神经影像学及体表标志的简易计算方法——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的颅内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48.2±10.6)岁(范围:28~72岁)。术前患者头部随机贴附2枚电极片(人工基准点)后行颅脑薄层CT检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图像分别测量各基准点到鼻根和同侧耳屏的直线距离。在患者头部,使用圆规分别以鼻根和同侧耳屏为圆心,以测量的距离为半径在基准点附近绘制弧线,两弧线在头皮表面的交点即为基准点。两名神经外科医师按照“双圆法”进行基准点识别,分别记录测量时间和识别结果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间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 结果:46例患者共采集基准点92个,第1名医师测量每例患者的时间为(8.1±2.3)min(范围:5~15 min),第2名医师为(8.9±3.5)min(范围:4~17 min);第1名医师经“双圆法”定位与实际基准点的误差距离为(4.4±2.4)mm(范围:0~12 mm),第2名医师的定位误差距离为(4.2±2.6)mm(范围:0~14 mm)( t=-0.575, P=0.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医师定位误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等(Kappa=0.517, P=0.001)。其中8例患者分别在“双圆法”和神经导航下进行病变投影位置定位,患者病变直径为(3.8±0.9)cm(范围:2.6~5.1 cm),双圆法定位与导航定位误差为(4.0±1.9)mm(范围:1~6 mm),且所有患者术中均证实定位准确。 结论:“双圆法”在定位颅内病变体表投影中简单方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的定位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诊断模式进一步认识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相关血液肿瘤(SM-AHN).方法 对1例SM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涂片观察计数原始细胞、异常肥大细胞比例.骨髓活组织检查观察阳性细胞分布及阳性程度;流式细胞术荧光标记设门分析;c-kit/D816突变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检测;PDGFRA、PDGFRB基因重排检测、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以上MICM检测结果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例患者骨髓涂片原始细胞0.06,肥大细胞0.26,POX原始细胞阴性,甲苯胺蓝肥大细胞阳性;可见淋巴样小巨核、单圆核巨核、双圆核巨核;骨髓活组织检查异形偏幼稚细胞致密灶状分布,呈梭形,比例为0.4~0.5,CD117(+)、CD25(+),CD2(-);骨髓流式细胞术提示原始、幼稚髓细胞0.02,免疫表型为CD34(+),CD117(部分+);CD117+CD25+CD2-的细胞约为10.8%;单核系列细胞约0.095,部分伴CD56异常;c-kit/D816突变阳性,bcr-abl1融合基因、PDGFRA、PDGFRB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 结合患者病史及MICM检查结果明确诊断SM-AHN,提示综合多学科检查结果诊断血液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泵液体润滑螺旋槽止推轴承承载及溶血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针对血液泵用的血液润滑止推轴承的平面线型,提出了一种双圆弧线平面线型,以提高止推轴承的承载性能和血液泵血液相容性.方法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标准方程湍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数值计算的方式,将这种线型的轴承与传统的对数螺旋线型以及斜直线型轴承进行了承载力、刚度、壁面切应力、质量流量和溶血指标的对比,对双圆弧线型螺旋槽止推轴承的槽数、槽深、槽长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提高轴承支承力.结果 双圆弧线型的螺旋槽止推轴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且质量流量较大,壁面剪切应力小,在血液相容性方面比其他两种轴承更有优势.优化后的双圆弧线型螺旋槽止推轴承的溶血性能均满足要求.结论 对于微米级厚度的螺旋槽止推轴承,在满足轴承性能和溶血性能的基础上,为方便加工,应优先选取双圆弧线型的螺旋槽止推轴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9月9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企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查找可疑餐次、可疑食品,采集可疑食物及病例样本进行病毒及致病菌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81名病例,罹息率12.64%.病例对照研究显示,9月8日午餐为可疑暴露餐次,对9月8日午餐菜品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用红烧双圆(OR=11.07)、肉丝杏鲍菇土豆丝(OR=3.38)增加发病风险,分层分析显示,单独食用红烧双圆(OR=15.63)为发病危险因素.9份病例粪便样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阳性,其中合并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阳性4份,合并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阳性1份.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加强对餐饮机构的监管,规范卫生操作和消毒流程,提高卫生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