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营养状况指标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经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后血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在常规干预措施下实施腹膜透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指标[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钙离子、磷离子;透析充分性指标:血肌酐(Scr)、血尿酸(BUA)、尿素氮(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随访24个月,记录两组终点事件(腹膜炎、腹痛、营养不良、腹腔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个月后,两组TNF-α、IL-6、IL-8、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5.7±4.0)μg/L比(33.6±6.0)μg/L、(2.9±0.7)ng/L比(4.9±1.2)ng/L、(17.0±7.2)ng/L比(22.8±7.9)ng/L、(4.6±0.7)mg/L比(6.9±1.2)mg/L]( t=10.272、13.134、5.040、15.575,均 P<0.05);治疗24个月后,两组ALB、Hb、TRF、PA、钙离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磷离子较治疗前下降,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升降大于对照组[(45.7±5.2)g/L比(39.8±4.9)g/L、(72.7±8.0)g/L比(68.6±9.0)g/L、(4.3±1.0)g/L比(3.0±0.6)g/L、(321.5±29.0)mg/L比(297.6±25.1)mg/L、(4.9±1.3)mmol/L比(2.9±0.9)mmol/L、(1.3±0.9)mmol/L比(1.8±0.3)mmol/L]( t=7.737、3.213、9.880、5.900、11.937、4.415,均 P<0.05);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4个月后,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上升,肠杆菌、肠球菌均下降,且上述指标观察组升降大于对照组[(8.4±0.9)IgCFU/g比(6.4±0.9)IgCFU/g、(8.8±1.3)IgCFU/g比(7.9±1.3)IgCFU/g、(7.1±0.9)IgCFU/g比(8.0±1.1)IgCFU/g、(5.4±0.7)IgCFU/g比(6.9±0.9)IgCFU/g]( t=14.248、4.339、5.825、12.753,均 P<0.05)。两组治疗前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24个月后,两组Scr、BUA、BUN、Cys-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71.5±50.5)μmol/L比(623.3±62.6)μmol/L、(17.5±0.5)mmol/L比(20.6±1.8)mmol/L、(16.4±3.0)mmol/L比(22.5±2.0)mmol/L、(1.9±0.5)mg/L比(3.0±0.7)mg/L]( t=17.877、14.976、15.842、11.749,均 P<0.05)。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比(2.2)%]( t=6.574,均 P<0.05)。 结论: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后,患者微炎症状态减轻,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3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和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与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临床常用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例,探索微生态制剂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和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合理用药。方法:基于系统检索文献获得的研究资料,利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等卫生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继发腹泻,便秘,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显著疗效;且可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安全性方面,该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常为轻中度、一过性的症状。经济性方面,相对于单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743.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相对日治疗费用低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地衣芽孢杆菌制剂联用(1.87~2.80元比2.08~5.78元)。创新性方面,该药有多项专利,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适宜性方面,该药的使用适宜性和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整体良好,在剂型、体系适应性等方面可进一步改善。可及性方面,该药的价格水平稳定,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可负担且可及。结论:从现有证据而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有效性得到支持,安全性良好,可及性良好,适宜性可进一步优化,创新性良好,但在不同临床应用中的经济性、创新性等方面需要更深入和更针对性的研究,在药品适宜性方面也有优化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代谢参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PD患者,按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患者共40例,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共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Ⅱ(UPDRS 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 Ⅲ)]、肠道菌群数量、代谢指标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76.19%)高于对照组(55.00%)(P<0.05).在UPDRS Ⅱ、UPDRS Ⅲ评分方面,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C、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HOMA-β、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PD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代谢指标水平,增强运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逐渐增高,含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疗法很难满足临床实际的治疗需求,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求另外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近年来,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重视.目的:系统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2023年4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1 828例Hp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单纯四联疗法(RR=1.23,95%CI:1.19~1.29,P<0.000 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RR=0.37,95%CI:0.28~0.48,P<0.000 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同时减少单纯四联疗法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对临床应用的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 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联合组(n=53),常规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后胃黏膜损害程度评分,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常规组(90.57% vs 75.47%,84.91% vs 67.92%,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黏膜损害程度评分,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以及IL-6、IL-17、TNF-α、MMP-9、TIMP-1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 vs 11.32%,P=0.566).结论: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可有效促进Hp阳性胃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背景: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是化疗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既影响生存质量,亦降低化疗效果.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恶性肿瘤CI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数据库中关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CI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研究的质量,采用Stata/MP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s、7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CID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2.22,95%CI:1.69~2.92,P<0.000 1),并可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P<0.05).结论:在原有CID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全球范围内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中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散/胶囊)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7月,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9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3 08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1 578例,对照组1 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6.54,95%CI(4.03,10.62),P<0.000 01],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OR=4.21,95%CI(2.97,5.97),P<0.00001],并且,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腹泻发病率降低[OR=0.20,95%CI(0.12,0.34),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可以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同时有效降低患儿的腹泻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和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2023/9/23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和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