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Illumina-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贵州久安古茶树遗传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贵州久安分布着大量的古茶树资源.为了明晰这些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以分布于久安5个不同区域的100份古茶树为材料,首先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技术对它们的全基因组SNP进行了鉴定,然后基于鉴定到的SNP进行了系统进化树构建、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结构分析.100份古茶树材料共获得548597个高质量SNP,并对这些SNP进行了变异类型注释.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高度一致,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内的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近;100份资源可以分为3个类群;古茶园(G)的材料与其他4个区域的材料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这4个区域的资源可能有相同的亲本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16S rDNA测序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茶园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和肥力可持续性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分析16S rDNA,研究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的现代茶园、古茶园(林)和森林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 表明:古茶园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高于现代茶园及森林;研究土壤样本细菌共分属47个菌门、89个目,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是优势类群,它们在森林、现代茶园和古茶园土壤中的相对丰度累计分别达91.86%、82.48%和77.08%;伯克霍尔德氏菌目、根瘤菌目是优势菌群,其平均丰度分别达13.91%和8.17%,黄单胞菌目、红螺菌目、芽孢杆菌目、放线菌目和拟杆菌目等12个目的丰度较高,达2%以上;PCA分析表明:森林、现代茶园和古茶园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除景迈山外,主要优势细菌丰度依次为:古茶园>现代茶园>森林,古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有增强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茶园重要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白斑猎蛛是茶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对茶园害虫生物防治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白斑猎蛛的潜在分布范围以及气候变暖对其分布潜在的影响,对保护和利用白斑猎蛛,充分发挥其对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白斑猎蛛当前在中国的163个分布点和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及未来(2050年)2种气候情景(SSP2_4.5、SSP5_8.5)下白斑猎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显示,MaxEnt模型对白斑猎蛛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2;测试样本遗漏率与预测遗漏率基本吻合,模型构建效果很好.白斑猎蛛在中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当前适宜分布区总面积约为429.9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4.78%;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福建.未来气候情景下,白斑猎蛛潜在适生区面积呈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新疆、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广东、广西、海南的适生区范围扩张.在SSP5_8.5气候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变化最大,由当前的429.93万km2增加到562.22万km2,增幅达30.77%.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白斑猎蛛的潜在适生区范围相对当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北移.利用Jackknife刀切法计算得到影响白斑猎蛛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最湿月份降水量(bio13)、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和最暖季平均温度(bio10).白斑猎蛛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未来气候条件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应加强白斑猎蛛的保护和利用,充分挖掘并发挥其对茶园害虫的控害作用,减少茶园化学农药使用,保障茶叶安全优质生产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