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治疗下颌角区骨缺损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比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与市售生物修复膜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2只兔子分为2组: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组6只(左侧植入自体骨覆盖喜勒可吸收生物膜,右侧不植骨不覆膜),市售生物膜组6只(左侧不植骨不覆膜,右侧植入自体骨覆盖市售生物膜),在生理盐水充分冷却的条件下,采用直径为6 mm的球钻在兔下颌骨左右两侧下颌角区分别制备直径6 mm洞穿性的骨缺损.覆盖生物膜,需超出缺损边缘2 mm,分层缝合创口.术后3 d每天皮下注射抗生素.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兔,取整个下颌骨.结果 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覆膜的动物骨缺损有不同程度修复,而不覆盖膜的骨缺损均明显存在,且骨缺损内有肌肉长入,但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组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结构.术后3个月覆膜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而不覆膜缺损区被结缔组织填充,没有新骨形成.结论 喜勒可吸收生物膜与市售生物修复膜均能有效阻挡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作为骨细胞载体促进骨修复,但喜勒可吸收生物修复膜有较强的抗降解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国产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比较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GBR)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笔者医院行牙种植GBR手术的240例患者分为博特组、海奥组与Bio-Gide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海奥口腔修复膜与瑞士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行GBR手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水平及垂直成骨有效率、植骨厚度及高度、成骨厚度及高度、水平及垂直骨生长效果.结果:博特组、海奥组与Bio-Gide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5.00%、2.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博特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5.00%、92.50%,海奥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7.50%、93.75%,Bio-Gide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8.75%、96.25%,三组的水平及垂直成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植骨厚度及植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奥组与Bio-Gide组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效果及垂直骨生长效果均明显高于博特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国产口腔修复膜用于牙种植GBR手术的成骨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与进口修复膜均无明显差异,海奥口腔修复膜的成骨效果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相当,均明显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患者骨再生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牙缺失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科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处于发育期的未成年者,牙齿脱落后可正常生长,无需特殊干预,成年人因意外撞击、蛀牙等原因导致牙缺失[1].为了维护口腔健康以及保护正常的咀嚼能力,最好及时治疗.目前治疗牙缺失的技术较多,其中牙种植属于常见的治疗方案,即牙种植引导骨再生[2].牙种植手术中有一步操作是引导骨再生[3],即在骨缺损位置使用生物膜,促进该位置修复顺利,患者上皮细胞、纤维细胞运动速度非常快[4],骨细胞运动速度却比较慢,引导骨再生技术就是根据细胞特征,借助生物膜隔离效果,降低细胞运动速度,修复骨缺损区域[5].本文旨在对比不可吸收钛膜、可吸收海奥口腔修复膜两种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患者共100例展开分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