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岩溶地区跨孔地震CT反演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文以贵阳在建地铁3号线为例,详细研究岩溶复杂地区勘察过程中跨孔地震CT技术的应用,揭露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通过对不同算法的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CGLS算法,LSQR算法对于低速异常的识别更灵敏和精确,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可靠性.钻探验证表明,采用LSQR算法和弯曲射线追踪法进行地震层析成像反演,跨孔地震CT探测可达米级精度,获得满意的速度图像,能够查明钻孔之间岩溶埋深、规模、延伸等情况,弥补钻探的局限性,说明基于LSQR算法的地震CT技术探测岩溶是切实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工业CT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工业CT作为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分支,得益于其分辨率高、可重复、探测范围广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地质分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工业CT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3种典型工业CT技术(地震波CT、电阻率CT、电磁波CT)以及多种物探方法组合而成的综合物探方法,重点介绍工业CT在孔隙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构建数字岩心和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方面的最新应用.同时,总结工业CT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电磁波CT技术在城市隧道岩溶勘查工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越来越快,交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全地面建筑物,采用隧道方案也越来越多.城市岩溶探测以钻探为主,再辅以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等传统物探方法,这些方法效率低,且受场地条件限制,很难实施.电磁波CT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野外作业便利等优势,可以较好的揭露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及特征.本文在传统的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电磁波CT探测技术,通过反演设置最低限值、选用反射投影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利用低通滤波和角度限制技术和采取连续测线模式架构程序进行归一化计算处理等处理技术方法,大大提高电磁波CT资料解译的精确度.研究表明,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岩溶勘查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探测结果对于城市隧道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非SIRT算法的工程地震波CT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地震波CT成果具有图像直观可靠、信息量丰富及适用性强等优点.实践成果表明,地震波CT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建筑物无损检测、大坝安全检测以及防渗墙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探测效果.SIRT算法是地震波CT理论较为成熟的算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Eikonal解的思想,费马原理,惠更斯原理及弯曲波前假设的有限元分析的FDM算法的Matlab计算机程序.该算法程序克服了SIRT算法的缺点,可以成功地处理任意变化的速度、高速对比、尖锐的边界和任意的测量布局.给出几个数值模拟实例进行实践,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前后对比,得出结论,并指导工程实践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孔间距对地震CT探测岩溶的影响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对地下空间开发的日趋增加,地下空间的施工与利用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地下发育的岩溶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会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会造成很多影响.跨孔地震C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岩石破碎带、溶洞等探测,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施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技术的成像精度,本文对影响跨孔地震波初至CT成像精度的3个因素(孔间距、岩溶尺寸及水平间距)开展了正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孔深为20m、孔间距为20m时,该技术对直径为2.5m单个岩溶的成像效果与其水平位置有关,而当孔间距缩小到15m、10m时,该技术对尺寸大些、岩溶水平间距大些的岩溶能很好地反演成像;对于多个岩溶水平或垂直排列时,当孔间距为10m时,该技术能准确探明直径为1.5m的岩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准确探测到直径为1.5~2.5m的岩溶,建议钻孔间距小于15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