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岩溶地区跨孔地震CT反演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文以贵阳在建地铁3号线为例,详细研究岩溶复杂地区勘察过程中跨孔地震CT技术的应用,揭露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通过对不同算法的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CGLS算法,LSQR算法对于低速异常的识别更灵敏和精确,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可靠性.钻探验证表明,采用LSQR算法和弯曲射线追踪法进行地震层析成像反演,跨孔地震CT探测可达米级精度,获得满意的速度图像,能够查明钻孔之间岩溶埋深、规模、延伸等情况,弥补钻探的局限性,说明基于LSQR算法的地震CT技术探测岩溶是切实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3D打印辅助C1/2椎弓根钉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介绍3D打印辅助C1/2椎弓根钉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被诊断为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术前定制3D模型及导航模板,完成术前手术模拟,确定内固定物尺寸、进钉点和深度.行后正中切口,单极和双极电凝显露椎板、棘突后,将3D模型与相应椎板、小关节、棘突相匹配,术者用细钻头磨钻沿导板导航方向钻探,探查无误后置入椎弓根螺钉,连接钛棒固定.在确认骨折愈合3个月以后移除置入物.[结果]14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或切口感染.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VAS评分[(7.3±0.8),(2.9±0.6),P<0.001]和NDI评分[(61.8±4.9),(32.1±3.0),P<0.001]显著降低.所有患者在术后9~12个月实现了骨折愈合,术后12个月左右拆除内固定物.与拆除内固定装置前相比,拆除内固定装置后7 d的颈椎旋转活动度[(55.8±7.0)°,(85.1±11.9)°,P<0.001]和NDI评分[(25.2±4.9),(10.3±2.7),P<0.001]均显著改善.[结论]3D打印辅助C1/2椎弓根钉固定Ⅱ型齿状突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内固定取出后能显著恢复颈椎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电磁波CT技术在城市隧道岩溶勘查工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越来越快,交通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全地面建筑物,采用隧道方案也越来越多.城市岩溶探测以钻探为主,再辅以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等传统物探方法,这些方法效率低,且受场地条件限制,很难实施.电磁波CT技术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野外作业便利等优势,可以较好的揭露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及特征.本文在传统的数据处理基础上,运用电磁波CT探测技术,通过反演设置最低限值、选用反射投影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利用低通滤波和角度限制技术和采取连续测线模式架构程序进行归一化计算处理等处理技术方法,大大提高电磁波CT资料解译的精确度.研究表明,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岩溶勘查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探测结果对于城市隧道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高海拔地区石油钻井工人疾病谱及影响因素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石油钻井工人疾病谱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工作地点位于海拔2560 m的某石油钻探公司的855名男性工人,进行耳鼻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结果:(1)调查对象总体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78.8%,疾病或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工种、年龄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一线工人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慢性咽炎、听力损伤、泌尿系结石和糖尿病的检出率高于非一线工人(P<0.05).(3)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慢性咽炎、听力损伤和高血压的检出率随工龄增长而升高.结论:高海拔地区石油钻井工人,尤其一线和工龄较长的工人健康状况较差,可能与职业环境、工龄与生活习惯有关.应针对其职业环境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增强该人群保健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方位拟3D电法技术在古墓葬探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2D高密度电法在古墓葬勘探中应用较多,但二维剖面解释局限性愈发突出.以2D平行或等角度放射状测线为基础的拟3D高密度电法能够一定程度上给出三维信息,但对地表条件要求较高,灵活性稍差.3D高密度电法能够给出详细的3D探测信息,但施工效率偏低,且难以适应复杂地表环境.为解决复杂地表环境古墓葬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方位拟3D高密度电法技术,并在一个位于密集竹林中的大型古墓葬调查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合地表条件布设多个方位的2D高密度电法测线,将多个方位的2D反演数据合并为拟3D数据体,进行可视化解释获得了内部结构的3D信息.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拟三维数据不仅能补充二维解释缺失的信息,且与钻探结果基本吻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露天煤矿地下水电磁探测与类型判别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准确确定露天煤矿地下水分布与类型,根据不同赋存条件电磁差异,基于磁场强度与电阻率参数进行异常划分与类型判别.以新疆某露天煤矿为例,采用高精度磁法通过磁异常强度确定烧变岩边界,并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通过电阻率圈定低阻异常区,结合异常响应差异分别推断地下水分布范围与赋存类型.地面钻探验证探测成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露天煤矿烧变岩水与砂岩裂隙水电磁响应差异明显,基于磁场强度与电阻率的双参数综合电磁法能准确圈定其分布范围,并判别其赋存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斋戒对高温作业员工生化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斋戒对高温作业员工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中东地区长城钻探公司某修井队所有斋戒员工斋月期间(2018年5月16日-6月15日)及开斋后1个月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 共调查26名员工,其直接胆红素、球蛋白、白球比、肌酐、尿酸、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斋戒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除了血糖监测发现2例<2.8 mmol/L外,其余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斋月期间及非斋月期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甘油三酯、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前后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斋月期间高温作业的斋戒员工生化指标有一定变化,但大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认为斋戒对职工健康影响不大,斋月期间穆斯林员工可以从事日常工作,但偶有低血糖发生,应予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斋戒员工高温作业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斋戒对高温作业员工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 对中东地区长城钻探公司某修井队所有斋戒员工斋月期间(2018年5月16日-6月15日)及开斋后1个月的水、电解质指标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斋戒期间员工所有检测项目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血钠(Na+)、二氧化碳(CO2)、血渗透压、尿渗透压斋月期间数值均低于非斋月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论斋月期间或非斋月期,高温作业6h后尿渗透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斋月期间及非斋月期血液钾离子(K+)、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无机磷(P)、高温作业6h尿量和24 h尿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斋月期间高温作业对斋戒员工水、电解质平衡有明显影响,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认为对职工健康影响不大,斋月期间穆斯林员工可以从事日常工作.但斋月期间因钠盐摄入减少、高温作业致大量随汗丢失可能会导致低血钠发生,建议在斋月期间要额外增加电解质的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原作业对于钻探人员职业紧张的影响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高原作业是否为钻探人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为降低高原作业者职业紧张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调查某钻井公司76名高原作业钻探人员和118名非高原作业钻探人员,利用t检验和x2分析比较两组间基线数据的差异,用卡方分析确定混杂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衡量高原作业因素的影响.结果 高原作业组ERI问卷平均得分为(1.31±0.21),高原作业组中有73.68%员工处于职业紧张状态;对照组员工ERI问卷平均得分为(1.18±0.37),有66.95%的员工处于职业紧张状态.两组间ERI得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原作业”对职业紧张影响所对应的OR值为2.029(95%CI:1.481~ 3.248),职业紧张的其他影响因素为“工龄”(OR=0.917,95%CI: 0.867~0.969)、“学历”(OR=1.227,95%CI:1.149~ 1.785)与“运动习惯”(OR=0.724,95%CI:0.510~1.078).结论 高原作业组职业紧张程度高于对照组,高原作业是钻探作业人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影响因素设置防护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小盆地倾斜煤层采空区瞬变电磁法探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微小含煤盆地倾斜煤层采空区的瞬变电磁法探测效果,以云南省新近系向斜盆地采空区为研究对象,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两方面对瞬变电磁探测效果展开研究.首先,针对研究区微小盆地构造条件建立倾斜煤层地电模型,以正演模拟和电阻率计算论证理论可行性;其次,根据模拟结果设置工作参数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以倾斜含煤段作为电性标志层追踪电阻率异常并推断采空区分布范围;最后,采用井下超前钻探对推断的采空区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瞬变电磁法适用于探测微小盆地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电结构的改变,探测结果清晰显示盆地倾斜含煤地层的起伏变化,能准确反映采空区的分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