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阻肺筛查问卷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引发沉重的疾病负担。然而,目前慢阻肺的正确诊断率不高,导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延迟。肺功能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但肺功能的广泛开展受到诸多限制。调查问卷可能作为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慢阻肺的早诊早治。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慢阻肺自我筛查问卷(COPD-SQ)、慢阻肺诊断问卷(CDQ)、慢阻肺人群筛查问卷(COPD-PS)、肺功能问卷(LFQ)、在初级保健医院中进行慢阻肺评估以鉴定未诊断的肺部疾病及恶化风险问卷(CAPTURE)、萨尔茨堡慢阻肺筛查问卷(SCSQ)等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动和辅助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育锻炼是所有国际指南的循证治疗建议.由于改善外周肌肉结构和功能是肺康复的关键目标,本研究评估了辅助氧疗与运动训练相结合对外周肌肉适应的影响.萨尔茨堡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和氧疗(SCOPE)研究是一项针对非低氧血症性COPD人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30岁,COPD处于稳定期,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30%~60%,静息动脉血氧分压(PaO2)>55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受试者每周进行3次为期6周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并在训练期间提供辅助氧疗或医用空气.在固定式自行车测力计上评估功能和有氧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外金津、玉液不同靶向电针对脑梗死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颏舌肌收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应用超声比较不同靶向部位的外金津、玉液电针对脑梗死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颏舌肌收缩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脑梗死伴OS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靶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于外金津、外玉液行电针.传统组进针25~40 mm,得气为度.靶向组进针程度以B超图像显示针的影像为止.应用超声影像中颏舌肌收缩前后的差值ΔMT进行评价,测量位置取距颏棘1 cm、2 cm处,测量时间分别为瓦尔萨尔法用力时、电刺激开始和电刺激10 min后.结果:电刺激即刻,两组的ΔMT值在两个测量位置均升高(P<0.01),靶向组变化大于传统组(P<0.01).电刺激10 min后,两组ΔMT值均下降(P<0.01),靶向组变化大于传统组(P<0.01).靶向颏舌肌进针深度与颈围呈正相关关系(r=0.081).结论:靶向颏舌肌的电针与传统深度电针相比,对脑梗死相关OSA患者颏舌肌的即刻收缩程度和累积疲劳程度影响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记忆中枢海马体的发现与命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海马体是大脑存储记忆的主要位置,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20世纪对海马体功能的揭示得益于解剖学的早期研究.海马体解剖学研究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但囿于大脑结构的复杂性和解剖学技术的不完善,当时对海马体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16世纪~18世纪初期解剖学界对海马体的命名产生了分歧,出现了公羊角、阿蒙角等一系列用于描述海马体的术语,18世纪末期海马体形态学研究的突破,结束了两个世纪海马体命名的分歧.从医学史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海马体发现及命名的历史过程,旨在从中借鉴经验,更好地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