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冰疮愈膏外敷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紫冰疮愈膏外敷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分别加用紫冰疮愈膏、肛泰软膏换药.术后1、4、7、14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创面疼痛程度,观察创面分泌物、创缘水肿、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4、7、14 d,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VAS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创面面积少于对照组(P>0.05)或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冰疮愈膏外敷可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创缘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悬吊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重度混合痔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手术方式一直是肛肠科研究的重点。肛垫悬吊术依据"肛垫下移学说",将痔核和齿状线以上的黏膜缝扎、结扎或套扎,使脱垂的肛垫上移复位,既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又能够最精细的保护肛管、肛门的结构和功能,符合重度混合痔的微创治疗思想,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肛垫悬吊术作为一种新的术式应用于重度混合痔,尤其在重度脱垂性痔手术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肛垫悬吊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痔动脉结扎术、自动痔疮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激光消融术及多项术式的手术操作要点,以期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MMH)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M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肛缘水肿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术后发生肛缘水肿, n=272)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肛缘水肿, n=328)。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缝合手术切口、松解肛门内括约肌、伴有感染、术中操作、术后排便情况、术后中药熏洗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MMH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缝合手术切口[20.22%(55/272)比18.29%(60/328)]、伴有感染[15.44%(42/272)比17.68%(39/328)]、松解肛门内括约肌[15.81%(43/272)比17.68%(58/328)]、术后中药熏洗[72.79%(198/272)比71.65%(235/3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0.35、1.60、0.37、0.09,均 P > 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 ≤ 60岁、术后操作不合理、术后排便异常均是影响MMH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28、2.52、5.95、3.07,均 P < 0.05)。 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排便均是MMH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对此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干预,尽量避免术后肛缘水肿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多普勒痔动脉结扎及直肠肛管修复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及对促炎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经多普勒痔动脉结扎及直肠肛管修复术(DGHAL-RAR)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对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患者,数字法随机分为超声组(53例)与对照组(47例),超声组采用DGHAL-RAR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前后的IL-6、IL-17、TNF-α水平变化及手术疗效、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超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t=9.467、10.054、10.630、16.464, 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的排便评分、排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11.634、18.448, P<0.05);超声组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95.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9, P>0.05);超声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 χ2=5.371, P<0.05)。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的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3 d的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术后1 d明显降低,并且对照组术后1 d的升高幅度比超声组更明显,超声组术后1 d、术后3 d的IL-6、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4.851、4.958、8.652、5.033、4.874、3.995, P<0.05)。 结论:DGHAL-RAR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Ⅱ~Ⅲ度混合痔的疗效确切,并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风险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与麻仁软胶囊联用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与麻仁软胶囊联用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月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1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2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于术后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2组均连续治疗14 d。采用VAS量表评价肛门疼痛程度,观察肛门水肿情况并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水平;观察并记录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51/55)、对照组为74.6%(41/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43, P<0.01)。研究组VAS评分、肛门水肿评分术后7 d( t值分别为9.144、8.541)、14 d( t值分别为13.720、12.819)均低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VEGF、bFGF、PDGF水平术后7 d( t值分别为7.491、2.972、5.170)、14 d( t值分别为6.117、3.031、4.599)均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4/55),对照组为3.6%(2/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05, P=0.401)。 结论:解毒生肌汤雾化熏洗联合麻仁软胶囊可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氯芬酸钠栓剂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和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剂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镇痛和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10月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收治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AS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术后4 h口服曲马多缓释片,AS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纳肛。比较两组术后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舒适度[数字评估量表(NRS)]、累计曲马多消耗量,补充救援哌替啶需求和不良反应。结果:AS组术后4、8、24、48 h的VAS均低于A组。A组患者4、8、24 h的NRS评分显著优于AS组。AS组术后4、8、24、48 h的累计曲马多消耗量显著少于A组;A组术后补充救援哌替啶需求率显著高于AS组。A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AS组。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剂纳肛结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对疼痛的改善效果显著,能减少曲马多用量,减少救援补充镇痛需求,且不良反应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应用MMH术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经MM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1.87±7.52)岁,另选择同期经PP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2.68±7.1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6、24、72 h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后6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5, P=0.807);观察组术后24、72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7.04, P<0.001; t=5.31, 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比77.08%, χ2=5.35, P=0.021),观察组术后肛门水肿、排便困难、便血、肛门疼痛及排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比33.33%, χ2=5.88, P=0.015);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及治疗方法为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病程(>10年)、内痔分度(Ⅳ度)及治疗方法(PPH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MMH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疗效满意。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内痔分度越高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早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椎管内穿刺置管后诱发马尾神经综合征诊断室管膜瘤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性,年龄45岁,身高155 cm,体质量57 kg。因"大便时肛门处肿物脱出,便后不能还纳"入院。既往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7年,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剖腹产手术史20余年,自诉曾因腰部疼痛行腰部牵引治疗,近十来年无明显腰腿部不适。诊断为混合痔、便秘、甲状腺功能减退,拟在椎管内阻滞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加痔外剥内扎术。ASA分级Ⅱ级,心电图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止痛如神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患者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止痛如神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肛门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9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均施以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于术后注射复方亚甲蓝溶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止痛如神汤。2组均治疗7 d,随访1个月。参考WHO疼痛分级标准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疼痛分级评估,观察并记录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 (38/45)、对照组为66.7%(3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50, P=0.049)。对照组术后2、6、12 h,疼痛分级中0、Ⅰ级患者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Ⅱ、Ⅲ级患者分布明显低于对照组( Z值分别为17.787、10.020、5.380, P值均<0.01)。治疗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 Z=-3.181, P=0.001)。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1/45)、对照组为26.7%(12/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58, P=0.809)。 结论:止痛如神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肛门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熏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0.0%(3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5, P=0.024)。治疗组术后7 d[(2.4±1.0)分比(3.6±1.3)分, t=4.740]、14 d[(1.5±0.4)分比(2.3±0.8)分, t=5.876]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术后14 d,治疗组肛缘水肿Ⅰ度患者分布高于对照组,Ⅲ~Ⅳ度患者分布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543, 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6.32±0.90)d比(7.01±1.82)d; t=-2.280, P=0.025]及肛缘水肿[(5.28±0.51)d比(6.55±1.05)d; t=-7.298, P<0.01]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随访2周,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5.25±1.63)d比(17.78±2.30)d, t=6.020]早于对照组( P<0.01)。 结论:中药坐浴熏洗可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