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美多芭和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HBO治疗。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手部计时运动实验和10 m折返运动试验评价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Keypoint 4c肌诱发电位仪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大脑皮质区静息阈值(RMT)、皮质静止期(CSP)、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5);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UPDRS总分、UPDRS Ⅲ评分明显降低,10 m折返运动试验时间明显缩短,计时运动次数明显增加(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RMT、CL、CSP、CMCT明显提高(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提高( P<0.05);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上述指标明显提高( P<0.05)。 结论:HBO辅助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单独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更好地激发大脑皮质区域的运动诱发电位,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肺运动试验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整体评估心肺功能的无创工具,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CPET的主要测量指标包括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氧通气当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静息代谢当量等,可用于包括儿童运动性呼吸困难、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患儿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影响因素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现主要介绍CPET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结合闭环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胃肠反应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结合闭环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胃肠反应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闭环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并进行分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治疗后心理弹性的变化;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疼痛评分与运动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疼痛评分与运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或 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力量性、坚韧性和乐观性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对评分明显升高,回避、屈服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HBO结合闭环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胃肠反应,提高心理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随访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随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的36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其中男236例,女130例,年龄50~78(59±9)岁。所有患者均进行3年随访,每年完成肺功能检查、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部CT及相关实验室生物化学检测。根据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V)和其他指标评估肺动脉高压(PH)的可能性,用低、中、高可能性表示,以高可能性为PH组,低、中可能性为非PH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组间比较,正态分布采用 t检验,构成比用 χ2检验,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和逐步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67例(67/366,18.3%)合并PH可能性高,PH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51.7±6.7)mmHg(1 mmHg=0.133 kPa)。与非PH组相比,PH组年龄(76.0岁比64.0岁)、体重指数 [(21.4±6.0)比(22.6±7.2)kg/m 2],脑钠肽[(50.8±9.1)比(36.4±8.1)pg/ml]、3年急性加重次数[(6.1±0.1)比(2.8±0.4)次]、CAT(17.0比10.0分)、SGRQ(48.9比32.1分)和D LCO占预计值% [(51.9±21.9)% 比(67.0±22.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慢阻肺患者D LCO占预计值%与sPAP呈负相关( r=-0.28, P<0.01)。PH组胸部CT低衰减区(56.1%比34.3%)和肺间质异常比例(30.8%比15.6%)均高于非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LAA%≥30%和肺间质异常是PH的独立危险因素( β值分别为1.479和1.065, OR值为3.640~5.720,95% CI:1.462~8.571,均 P<0.01)。主肺动脉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的比值与sPAP呈负相关( r=-0.35, P<0.01)。年龄≥75岁、FEV 1占预计值%<50%及合并PH高可能性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测因素( β值为0.459~1.211, OR值为3.643~5.722,95% CI:1.463~8.904,均 P<0.01)。 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合并PH高可能性的慢阻肺患者年龄较大,体重指数较低,一般状况更差。PH高可能性和肺气肿密切相关,与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与精准微创术治疗肛瘘对肛门排便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与肛瘘精准微创术治疗肛瘘对肛门排便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诊治的肛瘘患者105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对照组行肛瘘精准微创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排便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29 ± 1.53) d比(4.02 ± 1.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均无肛瘘复发,并且两组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与肛瘘精准微创术治疗肛瘘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肛门排便功能,且术后安全性较好,无复发情况,但肛瘘精准微创术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发急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及不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新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新发急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慢性心衰(AD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心衰在北京医院住院并有随访记录的患者,根据心衰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新发急性心衰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和ADCHF组(心衰持续时间≥1个月),收集临床资料,记录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比较不同组间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心衰患者562例,其中新发急性心衰组292例(52.0%),ADCHF组270例(48.0%)。新发急性心衰组中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较高,舒张压较高、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χ 2=12.999、15.018, t=-2.088, Z=-2.727;均 P<0.05)。ADCHF组患者中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比例较高,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较高,左心室、左心房内径较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较高(χ 2=16.565、15.688, t=2.714、5.029,χ 2=15.274;均 P<0.05)。随访28(14,60)个月,发生全因死亡205例(36.5%),心血管死亡132例(23.5%)。新发急性心衰组全因死亡率[33.2%(97/292)比40.0%(108/270),log-rank P=0.010]和心血管死亡率[18.8%(55/292)比28.5%(77/270),log-rank P=0.001]均低于ADCHF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较慢的静息心率、左心房扩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DCHF患者有所不同。 结论:新发急性心衰患者中冠心病比例较高,不良预后与低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需早期识别基础病,积极规范化治疗,避免心功能恶化和再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右室心肌血流SPECT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动态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右室心肌血流定量技术,探讨肺动脉高压猪模型的右室心肌灌注变化,以及心肌血流量与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11头中华小型猪(均雄性,6~8月龄;体质量25~30 kg),经结扎肺动脉主干、栓塞右下肺动脉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造模后行静息/腺苷负荷 99Tc 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动态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获得左、右室的心肌绝对血流值,包括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和心肌血流储备(MFR;即负荷与静息的心肌血流量之比)。所有动物在显像后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功能指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并根据TAPSE结果分为右心功能保留组( n=5,TAPSE≥17 mm)和右心功能降低组( n=4,TAPSE<17 mm)。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行组间差异比较。 结果:成功构建肺动脉高压猪模型9头。实验猪造模后mPAP为(38.1±11.6) mmHg(1 mmHg=0.133 kPa);心肌灌注显像示猪右心显像清晰,心肌肥厚;右室心肌RMBF[(0.71±0.13) ml·min -1·g -1]与mPAP呈正相关( r=0.94, P<0.001);右心功能降低组的SMBF显著低于右心功能保留组[(1.66±0.35)与(2.24±0.30) ml·min -1·g -1; t=2.68, P=0.032]。 结论:SPECT心肌血流定量技术可用来评估肺动脉高压猪模型右室心肌血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辅助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与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治疗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出1998年1月至2023年1月发表的符合纳排标准的LAARP与PSARP治疗中高位ARMs的对照研究。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采用Egger's及Begg's检验分析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研究,1 553例患儿,其中LAARP组829例,PSARP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LAARP组较PSARP组住院时间更短[WMD=-3.38,95% CI(-4.10~-2.65), 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WMD=-8.99,95% CI(-11.42~-6.56), P<0.001]、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更低[ RR=0.20,95% CI(0.11~0.36), P<0.001]、术后直肠测压肛管静息压力更高[WMD=6.39,95% CI(1.13~11.66), P=0.017]、高压区长度更长[WMD=0.97,95% CI(0.00~1.94), P=0.049]、术后自愿排便率更高[ RR=1.12,95% CI(1.02~1.22), P=0.017]、Ⅱ/Ⅲ级便秘发生率更低[RR=0.25,95% CI(0.14~0.46), P<0.001],但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更高[ RR=1.73,95% CI(1.25~2.39), P=0.001]。LAARP组与PSARP组手术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肛门狭窄发生率、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Kelly评分优良率,Ⅱ/Ⅲ级污粪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PSARP相比,LAARP治疗中高位ARMs具有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伤口感染/裂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肛门排便功能更好等特点,但LAARP治疗中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家庭氧疗的规范使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备原料,成年人静息状态下每分钟需要250 ml的氧气,而体内储存的氧气仅有1 500 ml,因此急性缺氧数分钟即可致命。较之急性缺氧,慢性缺氧更为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心力衰竭、贫血等均会导致缺氧,此时机体虽然可以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心排血量等代偿性反应降低缺氧的损害,但长期慢性缺氧仍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肌功能下降、心律失常、记忆力下降、嗜睡等,从而导致肺心病、心力衰竭。长期低氧还可刺激造血功能,血红蛋白代偿性增高,产生高红细胞血症,其增加携氧能力的同时,也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产生高凝状态,使得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一旦患者病情加重或患者需氧量增加(如寒冷、紧张、运动等),均可进一步加重低氧带来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评估高压氧(HBO)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在常规治疗+认知康复基础上是否接受HBO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认知康复,HBO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HBO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简易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认知功能,并应用rs-fMRI低频振幅(ALFF)分析法比较2组TBI患者ALFF变化,分析影像学数据与量表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升高,且HBO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HBO组患者ALFF值升高区域有左内侧额上回、右颞中回、左/右舌回、右岛叶,ALFF值降低的区域有右额上回、右顶下小叶、左枕叶、右辅助运动区、额上回眶部;对照组患者ALFF值升高区域有右颞中回、左额上回、右丘脑、右枕中回,ALFF值降低的区域有左内侧额上回、左额上回、右岛叶。对照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后ALFF差值相关性不显著( P>0.05),HBO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后ALFF差值呈正相关( r=0.658, P=0.027)。 结论:HBO能有效改善TBI患者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HBO增高患者大脑左内侧额上回、右颞中回、左/右舌回、右岛叶兴奋值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