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微光夜视成像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设计一种微光夜视成像系统,用于飞行人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方法 采用LED光源调光技术、视频信号处理技术、DLP投影显示技术及光学系统设计技术,设计了一种由7个子系统组成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采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成像质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 DMD处光源辐射照明的均匀性为86.6%,投射主镜光学系统场曲<0.02 mm,畸变控制在0.1%,在全视场空间频率50 lp/mm处的传递函数模值>0.5,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结论 提出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设计方案能确保良好的成像质量,能够用于微光夜视成像系统开发,有望为飞行人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提供可靠的装备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眼底影像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分析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多模式影像特点.方法 4例(8只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6~76岁,平均52.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年.随访6个月至2年.矫正视力0.3~0.5.经眼底照相、自发荧光、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野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归纳出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眼底影像学特征.结果 8只眼均呈围绕视神经和颞侧血管弓的对称性萎缩性病变,黄斑部受累相对较轻.自发荧光可见病灶区清晰的环形低荧光.30度视野检查示环状视野缺损,90度视野示中央视敏度下降显著,周边视野未见异常.结论 后极部环状脉络膜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疾病,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退行性改变,并逐渐累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光感受器细胞层,最终引起进行性视力减退、夜视力下降、色觉异常.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光夜视成像系统开发与视觉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开发一种微光夜视成像系统,用于飞行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方法 采用远红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光、数字光处理及投影光学系统仿真设计等技术,开发了一种由LED光源、调光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数字微镜器件、数字光处理控制模块、投影主镜等6个子系统组成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为验证系统性能和成像效果,测试了系统的辐射光谱、对比度和均匀性等关键技术指标;选取12名视觉功能良好的受试者,对夜视镜改善视觉功能、特殊视觉现象和不同照度成像效果等进行了主观评价打分.结果 系统光谱峰值波长743.1 nm,亮度对比度为143:1,照度均匀性达87.2%,系统光谱能量集中在夜视镜敏感光谱范围,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受试者对夜视镜改善视觉功能、特殊视觉现象和不同照度视觉效果的打分结果依次为(8.08±1.16)、(7.58±0.90)分和(8.25±1.42)分,评价为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的共30人次.结论 开发的微光夜视成像系统具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和接近真实的微光场景模拟视觉效果,可用于飞行员夜间视觉体验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