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名油页岩废弃尾矿生态修复年限和树种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以不同修复年限的 2 块油页岩尾矿废弃地上生长的优势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及其根区土壤为对象,探讨树种和年限对废弃地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 31 a修复的南排尾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系数为8,显著低于修复18 a北排尾矿地的12.33,表明当前南排尾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更轻.同时,南排尾矿地的大叶相思和尾叶桉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显著高于北排尾矿地,且南排尾矿地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修复效果好于北排尾矿地.除尾叶桉叶片富集更多的锰外,大叶相思有更高的叶片碳含量以及锌、镉含量,表明在多种污染元素并存的油页岩尾矿修复中种植大叶相思比尾叶桉能收获更好的生态效果.大叶相思和尾叶桉都具有较强的去除油页岩尾矿中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和改善土壤质量的能力,特别是在土壤贫瘠和多元素污染共存的胁迫下,大叶相思比尾叶桉表现出更强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降雨季节分配改变对热带次生林不同功能型幼苗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根据对全球降雨格局的预测,降雨的季节分配和强度已发生明显变化.为探讨降雨季节分配对热带次生林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热带次生林开展短期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设置雨季推迟(DW)、雨季增雨(WW)和对照(CT,正常自然降雨)3种处理,探究2种固氮树种幼苗铁刀木(Cassia siame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 3 种非固氮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车(Syzygium hancei)、蒲桃(Syzygium jambos)不同功能型树种幼苗细根形态特征对降雨季节分配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雨季增雨显著增加了 5种幼苗细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生物量及比根长;显著降低香樟细根的根长和比根长,同时降低香樟粗根的比根长;显著增加红车粗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大叶相思粗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雨季增雨处理显著增加了两种固氮树种铁刀木和大叶相思细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了铁刀木细根的平均直径;雨季增雨处理显著增加红车细根根长、蒲桃粗根体积、香樟和红车的细根生物量;雨季推迟对幼苗根系的影响较小,仅显著降低香樟幼苗根长、大叶相思粗根表面积、蒲桃的粗根和香樟细根的比根长,仅显著增加红车的粗根体积和平均直径、铁刀木的粗根体积和蒲桃粗根平均直径;固氮树种在雨季推迟以及雨季增雨情况下,根系生物量、根体积等指标高于自然降雨;热带次生林5种幼苗根系对干旱(雨季延迟)具有一定的忍受性,细根对雨季增雨的响应更加敏感,雨季增雨对固氮树种细根形态特征的改变比非固氮树种更大,固氮树种对于异常降雨适应性更强;热带次生林林下幼苗根系形态能够较好地适应降雨季节分配的改变,进而维持群落的更新及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三种适生植物对热带珊瑚岛胁迫生境的生理生化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热带珊瑚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在热带珊瑚岛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海南文昌苗木基地的同种植物相比,珊瑚岛胁迫生境下3种植物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POD)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大叶相思和狗牙根的丙二醛含量也极显著提高(P<0.01),但木麻黄则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这些植物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珊瑚岛的胁迫生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叶片和土壤表层稳定碳氮同位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人工营造的湿地松、木麻黄、尾巨桉、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年龄(新叶、老叶)叶片、表层土壤(0~10 cm)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δ13C、δ15N),研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氮饱和程度的相互关系,以揭示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氮饱和程度和碳氮循环速率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1)滨海沙地不同树种叶片δ13C变化范围为-31.682‰~-29.323‰,其δ13C大小为:湿地松>肯氏相思>木麻黄>纹荚相思>尾巨桉,除尾巨桉外各树种δ13C均表现为新叶>老叶;各树种叶片δ15 N变化范围为-5.548‰~-2.167‰,其δ15N大小为:肯氏相思>纹荚相思>木麻黄>湿地松>尾巨桉,且各树种均表现为新叶>老叶.(2)不同树种表层土壤δ15N变化范围为-4.675‰~-2.975‰,表层土壤δ15N大小为:纹荚相思>肯氏相思>木麻黄>尾巨桉>湿地松,但不同树种表层土壤C含量无显著差异.(3)滨海沙地湿地松、木麻黄、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叶龄增加均呈显著递减趋势;不同树种新叶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39.09~76.57 μmol·mol-1,其大小依次为:湿地松>肯氏相思>木麻黄>纹荚相思>尾巨桉;老叶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38.56~62.59 μmol·mo[-1,其大小依次为:湿地松>木麻黄>肯氏相思>尾巨桉>纹荚相思.(4)不同树种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与其新叶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林分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体现在新叶的水分利用效率上,同时林分水分利用效率受林分类型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滨海沙地人工林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养分浓度比较及其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福建省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人工营造的湿地松、木麻黄、尾巨桉、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稳定碳同位素法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探索叶片氮、磷养分状况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湿地松和肯氏相思的叶片δ13C均与尾巨桉差异显著(P<0.05),但湿地松、木麻黄、肯氏相思、纹荚相思之间的叶片δ13C均无显著差异;肯氏相思、纹荚相思的叶片δ15N均显著高于湿地松、木麻黄和尾巨桉.(2)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依次为:湿地松>肯氏相思>木麻黄>纹荚相思>尾巨桉,且湿地松叶片的WUE显著高于尾巨桉36.87%,而与其他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3)各树种叶片氮浓度大小依次为: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尾巨桉>木麻黄>湿地松,但仅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与湿地松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树种叶片磷浓度大小依次为:尾巨桉>肯氏相思>纹荚相思>湿地松>木麻黄,其中尾巨桉与湿地松、木麻黄、纹荚相思之间差异显著;木麻黄和纹荚相思人工林叶片的N/P显著高于尾巨按人工林,其余树种之间的叶片N/P均无显著差异.(4)叶片δ13C与叶片N浓度呈显著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叶片δ15N与叶片N浓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发现,滨海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间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氮浓度、磷浓度、N/P均存在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氮浓度、磷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氮、磷含量是影响滨海沙地沿海防护林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相思豆中毒胸腹部CT影像表现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资料 患者,男,22岁,因服相思豆约10余颗后出现腹绞痛、呕吐、血便、手脚抽动,无意识障碍、双眼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遂来我院急诊ICU就诊.人院抢救后会诊,诊断为①相思豆中毒;②抑郁症.患者于4月19行急诊CT平扫检查,检查部位为胸部及全腹,检查结果为阴性.4月22号行第二次CT胸部及全腹平扫,发现双肺上叶、左肺下叶多发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考虑间质性肺炎;双侧胸腔大量积液,双肺下叶膨胀不全(图1);腹膜增厚,肠系膜浑浊(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滨海沙地干旱贫瘠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针叶树种(木麻黄和湿地松),而针叶树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最高.成熟叶和凋落叶的N、P含量表现为阔叶树高于针叶树,成熟叶高于凋落叶,但凋落叶N:P较高.针叶树种的N、P养分重吸收效率大于阔叶树种,P重吸收效率明显高于N,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N、P吸收效率分别为64.2%、63.1%、47.0%、16.8%和92.5%、81.6%、80.3%、l8.0%.比叶面积与叶片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以及N、P养分重吸收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度及N、P养分重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就叶片功能的权衡关系而言,木麻黄和湿地松属于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具有较高的养分重吸收效率,而厚荚相思和尾巨桉属于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养分的重吸收效率较低.不同滨海沙地造林树种通过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对滨海沙地特殊生境的适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d污染及其与大气CO2浓度升高、N添加复合作用对大叶相思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Cd污染胁迫下树木对CO2浓度升高、N添加及其复合作用的响应,应用开顶箱,探讨Cd及其与CO2、N的复合作用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基径、树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添加抑制大叶相思基径、树高和生物量的增长,并且具有时间滞后性;大气CO2浓度升高、N添加及CO2+N均有缓解Cd对植物生长抑制作用的趋势,其中,N添加更能促进大叶相思基径的生长,树高生长则对CO2升高更为敏感;在Cd污染土壤中,N添加的缓解作用最显著.因此,氮肥管理是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初期促进植物修复的重要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氮磷添加及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气氮(N)沉降随着人类的活动而日趋严重,加上中国热带亚热带红壤普遍缺磷(P),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广泛使用磷肥而产生P富集,直接影响了森林土壤化学特性.林分密度改变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凋落物持水量,从而影响土壤特性.为了解外源性N和P添加与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为大叶相思人工林的种植密度和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13到2015年,以4种不同密度(1 667、2 500、4 444和10 000 trees·hm-2)的10年生大叶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添加N、P和N+P处理,在试验结束时采集0-10 cm土壤,对其pH、有机质含量、N含量、P含量和钾(K)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 表明:施N和N+P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和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了林地土壤的碱解N含量.施N还显著提高了林分土壤的全N含量,施P显著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林分土壤的全N含量.施P和N+P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P和有效P含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和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N、P添加处理和密度处理对大叶相思林的土壤pH、有机质和N、P、K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体来看,N添加、P添加、林分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叶相思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相思子叶中滨蓟黄苷提取工艺及其不同生长期含量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优化相思子叶中黄酮类成分滨蓟黄苷提取工艺,探索其根、茎、叶中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以滨蓟黄苷为指标,在单因素参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筛选相思子叶中黄酮类成分滨蓟黄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含量和不同部位含量变化.结果 滨蓟黄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3次;经此工艺提取的滨蓟黄苷含量为21.43 mg·g-1.相思子叶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滨蓟黄苷含量比较:大叶>小叶>黄叶>嫩叶>根>茎,其中叶含量为18.64~23.81 mg·g-1,是根茎中含量的10倍以上.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可靠,稳定性好,可用于相思子叶中以滨蓟黄苷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提取;相思子叶中滨蓟黄苷含量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