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河京派治疗泄泻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治疗泄泻通用药物、孟河京派特色用药等,并梳理形成孟河用药传承脉络.结果:京派医家擅用白术治疗泄泻,高频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茯苓,陈皮""茯苓,薏苡仁",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为"龙骨→牡蛎".结论:孟河京派对前人经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治疗泄泻的用药更趋平和,且尤重脾胃,形成了独特的用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柔肝、祛痰定风、顺气和中等临证经验,结合京派代表人物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张冰教授潜镇浮阳、兼护脾胃的用药思路,梳理了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经验传承特色,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冰从肝论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很多新的发病特点.张冰教授作为孟河京派的传承人,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多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可以分为"脾属病证"和"胃属病证"两大类,与五脏六腑中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提出对"肝决中焦"的认识和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治疗上以调畅气机、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为要务,按照在上、在中、在下病位之不同,因势利导分而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冰辨治口苦临床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冰教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孟河京派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行医近40年,形成了"理肝调中平上下"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思路.在临床中格外重视口苦这一症状,认为口苦是胆汁外泄的直接表现,同时也是内在脏腑功能失调的重要信号.口苦的基本病位在胆,但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故而张冰教授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口苦"之说.认为口苦辨治的重点在于与口苦同时出现的兼见症,不同的兼见症体现了口苦病机之不同.在临床治疗上,提出立足于胆的中心病位,以"理肝调中平上下"为治疗原则,针对导致口苦之热、郁、虚、逆之不同病机,采用清、疏、补、降四法分而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