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变化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及未来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变化情况,为家庭医生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4年参与调查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全科医生,于2017年12月,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问卷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和顾湲家庭医生工作室的信心指数调查内容自行设计,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对家庭医生工作的关注度、家庭医生执业的6大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执业状况的变化、从事家庭医生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和需求、医改相关政策对家庭医生执业的影响、医联体、家庭医生团队的组成及家庭医生提高个人品牌影响力的途径等社会热点.结果 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5%.307例全科医生中,经常关注家庭医生工作181例(58.96%),有时关注124例(40.39%),从未关注2例(0.65%).关于家庭医生执业的6大影响因素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资福利待遇(80例,26.06%)、个人价值实现(76例,24.76%)、执业环境(57例,18.57%)、社会尊重(51例,16.61%)、职业晋升空间(25例,8.14%)、工作与生活平衡(18例,5.86%).307例全科医生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为0~100分,平均(45.1±21.7)分,高于2014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平均分(24.6±22.8)分(t=-1.779,P<0.05);低于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平均分(66.0±20.8)分(t=-2.065,P<0.05).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平均分为(48.2±23.1)分,高于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t配对=-4.515,P<0.05).不同单位所在地区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位在郊区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均高于单位在城镇地区和城郊结合地区(P<0.05).职称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及以上者,单位在城镇地区、城郊结合地区、郊区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年限3~<10年、10~20年、>20年者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与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的2017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较2014年升高,可能与目前的收入水平、执业环境、个人价值实现、晋升空间有关;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期望值略有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变化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从2011年4月起,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成为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大基础性工程之一,家庭医生是落实该制度的"主力军",持续了解其执业信心水平对于推动我国家庭医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目的 了解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及其未来3年的执业信心水平,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变化情况,旨在为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于2020年12月,以2014年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调查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样本来源地,选取在职并且正在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的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根据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原《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2017年6月22日第E2~E3版内容和顾湲家庭医生工作室明确的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调查内容自行设计.比较不同特征家庭医生2020年信心指数及其未来3年的执业信心水平差异,分析全体及不同特征家庭医生未来3年执业信心变化趋势,探讨2014—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1%.2020年家庭医生平均信心指数为(51.96±28.42),2023年家庭医生平均信心指数预测值为(54.03±26.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位所在地为城镇/城郊结合地区、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或职称考试成为全科医生、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未同时担任院内行政职务或从事院内行政工作者相比,单位所在地为郊区、通过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下、同时担任院内行政职务或从事院内行政工作者2020年信心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位所在地为城镇/城郊结合地区、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者相比,单位所在地为郊区、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者2023年信心指数预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所在地为城镇地区、男性、年龄为23~29岁、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1年或>5年、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拥有中级职称、未同时担任院内行政职务或从事院内行政工作者2023年信心指数预测值高于2020年信心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高于2014年(24.65±22.75)及2017年(48.20±2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医生2020年信心指数较2014、2017年明显升高,处于中立水平;2023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预测值仍处于中立水平.不同特征家庭医生当下和未来3年的执业信心水平存在差异.家庭医生对行业及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需要持续的政策和社会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