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碘羟喹乳膏治疗婴儿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和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因会阴部红斑瘙痒7d就诊.皮肤科检查示会阴部红斑.皮肤镜下可见红色基底上黄白色鳞屑.粘取皮损直接镜检,沙堡弱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芽管实验及提取DNA扩增后测序鉴定,确诊为白念珠菌致念珠菌性间擦疹.用药前后用无菌敷贴粘取对称部位鳞屑,置于同一培养基内培养,用药后一侧无菌落生长.用改良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证实3%氯碘羟喹乳膏良好的抑菌作用.镜检阳性后立即给与3%氯碘羟喹乳膏外用,用药后皮损明显好转,复查镜检和培养均阴性.3%氯碘羟喹乳膏可作为临床外用抗真菌药物选择.真菌荧光染液处理鳞屑能清晰判断菌丝及孢子,实验技术的革新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治疗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救必应溶液冷湿敷患处,20 min/次,3次/d;对照组予氟康唑注射液冷湿敷患处,20 min/次,3次/d.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P>0.05);治疗组转阴率77.8%,对照组转阴率88.0%(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救必应溶液冷敷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皮肤念珠菌生长,促进真菌转阴,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TAT1变异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继发血液系统侵害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13 岁,主因"反复皮疹,口腔白膜10 年余,生长发育迟缓9 年余,血红蛋白减少6月余"于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10 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颊黏膜及舌上白色膜状物,伴颜面部红疹,9 年前家属发现患儿身材较同龄、同性别儿童矮小,6 个月余前患儿双侧颊黏膜及舌上白色膜状物加重,颜面部出现大疱样疱疹,渐结硬性污褐色厚痂,并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就诊于多家医院,经激素治疗及输注成分血后,血红蛋白可上升,停药后又回降.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系第1 胎第1 产,双胎之大,剖宫产,按计划接种疫苗,1 妹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传染病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身高136cm,体重31 . 5 kg(位于正常同龄儿童身高、体重第三百分位以下).患儿双侧面颊部可见数个大疱样疱疹,高出皮面,色红,部分结硬性污褐色厚痂(见图1),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稍苍白,地图舌,双侧颊黏膜可见少许溃烂面,有白膜覆盖,不易擦拭,咽腔稍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7cm(甲乙线7cm,甲丙线10cm),质韧,边稍钝,无压痛.心、肺及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入院后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 85 ~8. 93)×109/L,红细胞计数(2. 18 ~4. 0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 . 80 ~6. 53 )×109/L,淋巴细胞计数(0. 50 ~1 . 33 )×109/L,血红蛋白值(47 ~114)g/L,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 13%,绝对值2. 60 × 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及破碎红细胞.总胆红素36. 2μmol/L,间接胆红素27. 1μmol/L,免疫球蛋白IgG>53. 12g/L.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总淋巴细胞绝对计数:746/uL、总 T (CD3 +):528/uL、Th (CD3+CD4+):204/uL、NK(CD56 +):74/uL.直接抗人球蛋白 C3 阳性、IgG 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