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风通圣散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脱发症状、脾胃湿热症状、皮肤镜下毛发相关指标、脂质代谢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提高皮肤镜下每平方厘米毛发数、直立再生毛发数,降低皮肤镜下毳毛数、单一毛囊单位数和褐色毛周征数方面,以及在降低脱发、头皮瘙痒、头发油腻、头屑、新发不生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口干口苦、纳呆、便溏、身重乏力积分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善(P>0.05).结论 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误诊为红皮病的挪威疥疮1例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性,78 岁,因全身起红斑伴瘙痒 2 年,加重伴发热 0.5个月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躯干可见弥漫性红斑,边界不清,上覆大量细碎皮屑,呈对称分布,肤温高;右小腿及左足外踝见多个圆形黄豆大小凹陷性溃疡,内可见黄白色分泌物;右侧臀部见 1 个巴掌大小黄褐色痂皮,伴少量渗液;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以红皮病查因给予专科对症治疗,皮损未见明显改善,且于尾骶部、臀部及双侧大腿外侧发现多个散在浅表溃疡面,全身鳞屑明显增多,双下肢水肿明显加重.取皮屑行细菌镜检:镜下发现大量活体疥螨、虫卵及粪便.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挪威疥疮.患者在院期间共发现与其相关的陪护、医护人员和医学生共 36 例出现皮疹伴剧烈瘙痒.处理:将院内暴发情况上报院感科,患者及陪护单间隔离和治疗,感染者及接触者追踪记录情况,并要求同步进行规范治疗,每日做好环境及物品消杀工作等.1 个月后随访,所有确诊及疑似病例未发生反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50例儿童头癣皮肤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儿童头癣皮肤镜特征性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本院门诊诊治的 50 例头癣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皮肤镜特征性表现以及不同临床分型之间皮肤镜表现的差异,并观察治疗期间皮肤镜表现的变化情况.结果 唐山地区儿童头癣最常见的临床分型是白癣(64%),儿童头癣的特征性皮肤镜表现包括摩斯码样发(64%)、Z型发(36%)、螺旋样发(30%)和逗号样发(18%),在有以上表现的病发进行取材,真菌镜检阳性率较高.逗号样发是黑点癣的特征性表现.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对真菌镜检结果的影响早于皮肤镜表现的影响,皮肤镜表现的消失与临床痊愈高度一致.结论 皮肤镜特征性表现对儿童头癣的临床分型有一定的提示性作用,可用于儿童头癣的辅助诊断及治疗期间的动态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90°斜侧卧位在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 90°斜侧卧位在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手术体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1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计划接受后腹腔镜手术的泌尿科患者,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90°正侧卧位实施手术,试验组患者采用 90°斜侧卧位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受压部位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术后 24h腰背部疼痛程度、手术操作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受压部位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术后 24h腰背部疼痛程度、手术操作者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术后受压部位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手术操作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两组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风险是试验组的 6.22 倍.结论 在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中,采用 90°斜侧卧位优于 90°正侧卧位,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与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触发胺碘酮缓释微针贴片的构建及用于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制备超声触发胺碘酮缓释微针贴片,并进一步探讨胺碘酮缓释微针在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备超声触发胺碘酮缓释微针贴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载药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皮肤穿刺实验等方法检测微针形态学、稳定性、皮肤穿刺性能,用Franz扩散池法测定微针体外渗透性,药效学实验观察微针对大鼠房颤模型治疗情况.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微针队列排布完好、排列完整,背衬无气泡,针形锐利、完整无断裂,形态良好,针尖平均载药量为(4.67±0.51)μg,且微针穿刺性能良好,针尖硬度合格、溶解能力良好;体外透皮渗透结果显示,两组溶液前0~6 h释放较为缓慢,8~24 h明显提高,24~36 h急剧升高,在72 h累计释放量最高,且8~72 h胺碘酮混悬液累积释放曲线明显高于胺碘酮脂质体溶液.药效学结果显示,超声触发胺碘酮缓释微针贴片可延缓大鼠房颤诱发时间[(7.52±1.26)s比(5.75±1.14)s],缩短房颤持续时间[(4.21±0.89)s比(6.32±1.02)s],改善大鼠心功能[左心房内径为(3.52±0.50)s比(4.11±0.35)s、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为(2.24±0.18)s比(2.58±0.3)、收缩期室间隔厚度为(3.11±0.32)s比(3.59±0.50)];组织药物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心房中胺碘酮含量明显增加,血浆、肺、肝脏、肾脏、脾脏中胺碘酮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制备的超声触发胺碘酮缓释微针贴片性能良好,可促进胺碘酮透皮递送,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肢端黑色素瘤的认知和早期检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肢端黑色素瘤(AM)是黑色素瘤的一种亚型,病变分布于手掌、足底和甲床区域.不同人群AM的患病率存在差异,该亚型在白种人群中罕见,而在西班牙、非洲及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研究表明,AM约占所有黑色素瘤患者的2%~3%.由于早期AM的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对早期AM缺乏认知这就导致AM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处于较晚期.因此,了解早期AM诊断的最新进展至关重要.AM与其他亚型皮肤黑色素瘤相比预后较差,对该疾病的早期认识也有助于制订治疗策略.该综述总结了 AM的流行病学的特点、临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期优化早期AM的检测策略提高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D9 通过调控和协调领导细胞的极化负向调控表皮单层的集体电趋向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皮肤创面形成后,内源性电场(EF)引导表皮细胞向创面中心定向集体迁移,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这一过程涉及2个功能不同的细胞群体,即领导细胞(leader cell)和随从细胞(follower cell)。在EF引导的集体迁移中,领导细胞的定向极化至关重要,但其潜在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外科张家平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上发文《CD9 negatively regulates collective electrotaxis of the epidermal monolayer by controll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polarization of leader cells》。研究者首先利用延时显微镜观察到EF以电压依赖的方式引导人永生化KC——HaCaT单层向电场阳极集体迁移;在HaCaT单层的前端,领导细胞沿着迁移的方向动态形成伪足。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F处理组HaCaT细胞中极化的F?肌动蛋白较对照组增加了3.4倍(P<0.05),证实极化的F?肌动蛋白在伪足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接着,研究者观察到CD9在HaCaT细胞膜上与F?肌动蛋白共定位;并且EF处理组HaCaT细胞的CD9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随后,研究者利用过表达CD9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构建了过表达CD9的HaCaT(Ad?CD9),并观察到CD9的过表达会抑制EF引导下领导细胞中F?肌动蛋白的极化和HaCaT单层的集体迁移(P<0.001)。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其机制,证实EF通过下调CD9以激活ADAM17/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EGF受体,引起F?肌动蛋白的极化,从而诱导领导细胞的产生,并促进细胞的定向集体迁移。最后,在正常HaCaT细胞和Ad?CD9混合的共培养单层中,研究者观察到CD9过表达导致的领导细胞极化障碍能够恢复至正常细胞水平(P<0.01);然而,加入HB?EGF中和抗体后,领导细胞再次出现极化障碍(P<0.01)。综上,该文首次揭示了EF引导的HaCaT单层集体迁移的机制,也为急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骨髓水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7例距骨骨髓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5~56岁[(45.7±4.3)岁]。均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12个月使用MRI测量的距骨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活动度(ROM)。术前、术后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及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1个月[(16.7±2.1)个月]。手术时间为45.2~68.5 min[(53.4±12.4)min]。伤口均Ⅰ期愈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由术前(28.2±6.9)mm 2减小至术后6,12个月的(16.3±5.7)mm 2、(7.1±1.7)mm 2( P均<0.01);踝关节ROM由术前(52.2±8.9)°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72.3±3.1)°、(83.1±2.8)°( P均<0.01);VAS由术前(8.2±0.6)分减少至术后6,12个月的(6.5±0.4)分、(3.1±0.8)分( P均<0.01);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2.4±4.8)分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54.4±6.5)分、(88.7±4.3)分( P均<0.01)。与术后6个月比较,术后12个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ROM、VAS及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麻木,行营养神经治疗后好转。 结论: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能有效减少骨髓水肿范围、提升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的20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首次治疗予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80 mg,之后第1、3、5、7、9、11周注射40 mg,于第4、8、12周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采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皮损的演变情况。治疗过程中监测不良反应。结果:4周时,12例PASI改善率达50%(PASI50);8周时,14例达PASI75;12周时,20例达PASI75,其中5例达PASI90,2例达PASI100。治疗前,RCM下皮损区域基底层黑素较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减少,治疗4周时较治疗前逐渐恢复;12周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2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肿瘤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隔周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相关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面部获得性色素沉着斑7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7例以额颞部色素沉着为特征的患儿。7例患儿中,男2例,女5例,发病年龄9 ~ 24(12.43 ± 5.32)个月,病程1 ~ 4(2.57 ± 1.27)个月。皮肤科检查:患儿额颞部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咖啡色斑点、斑片,形状不规则,表面未见明显鳞屑。皮肤镜检查:可见多发的假网状黄褐色色素斑片,边界不规则,部分皮损可见线状血管。诊断:儿童面部获得性色素沉着斑。均未予特殊处理,随访2年,2例色素沉着斑完全消退,4例不同程度减轻,1例无变化。结合文献及本文病例推测儿童面部获得性色素沉着斑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