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和核心问题就是立德树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人教育的共通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通过在课程体系中系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学情分析中关注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中汲取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中注重引发思考,在教学评价中增加育德维度,在教学实施中强化教学基本规范、系统设计教学规范教学策略,全过程引导推进,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构建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7.5%和100.0%。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介于0.80~0.90和0.90~0.94。第二轮函询各指标变异系数值介于0.13~0.24,Kendall协调系数 W值介于0.17~0.32(均 P<0.001)。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科学且可行,可以为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思政认知和改进建议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医学硕士研究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改进建议,为改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编问卷于2022年5月对新疆医科大学2021级18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名(5.4%)研究生对课程思政很了解,131名(70.8%)有一定了解。183名(98.9%)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179名(96.8%)研究生认为课程思政环节对个人三观有很大影响或有一定影响。183名(98.9%)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补充思想政治相关理论,181名(97.8%)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显性思政引导,171名(92.4%)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隐性思政引导。教学方式方面,建议增加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最多,有123人(66.5%),在教学内容方面,建议多融入社会时事热点的研究生最多,有144人(77.8%)。结论:目前医学研究生对课程思政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较高,教师的教学应注重灵活运用实践活动,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尝试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融入时事热点和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本科传染病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具备一定传染病防治能力的医学人才储备不足,这促使我们思考传染病学本科教育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课程思政是当今我国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从多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将法治教育、政策教育、传统医学、抗疫成效和抗疫精神等内容有机融入传染病学本科教学的策略,并通过学生调研评价实施效果,为培养出具有坚实传染病专业基础、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精神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融入公共卫生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以近期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从医德素养、民族精神、政策方针、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社会效益与经济学评价、科研协作攻关、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系列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可行性,以期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硕士研究生骨科临床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现阶段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存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尚不充分、教师学员认识不足、思政元素发掘不够、教学体系建设尚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完善教学体制机制、建设基于病种的课程思政链、教学实施策略3个方面入手,将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骨科临床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初步探索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及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统计实践历史的其人其事(下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革新,19世纪至20世纪时期的医学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欧洲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日益凸显,医学家开始有意识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丹麦生理病理学家彼得·帕纳(Peter Panum,1820年至1885年)在1846年对法罗群岛麻疹暴发的调查,以及英国流行病学家威廉·巴德(William Budd,1811年至1880年)于1849年对伤寒暴发的调查等。这些调查包含着朴素的流行病学思想,但受限于时代局限性,调查内容更多是针对疾病特点做简要描述和归纳,而医学统计学方法还未能大规模加以应用 [1],因此,那些将现代统计学理念应用在医学研究之理念的先驱事迹更显珍贵与不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华西-马边医疗联合体的县级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已成为民族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核心能力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华西-马边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在聚焦民族地区优势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对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进行初步探索。贯彻"以岗设库"的工作原则,通过为医院青年员工提供兼职项目管理岗位的实践锻炼,分批逐步建立规模适用、动态调整的后备人才库;分设兼职院长助理岗、兼职项目主管岗与兼职科室管理助理岗三类兼职项目管理岗位;公开亮岗,严格落实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与考核制度,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医疗管理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基于华西-马边医联体建设的医院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可供其他县级医院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护理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本文旨在介绍课程思政在护理课程的应用现状,并从加强护理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大师资体系;充分挖掘护理课程思政元素,搭建大资源平台;革新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渠道,建设大课堂系统3个方面提出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启示,以期为护理教育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体解剖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挖掘和提炼人体解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高校推行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哈尔滨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步骤,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87.6%(148/169)的学生对领悟生命意义方面感到满意;84.0%(142/169)的学生对总体教学设计感到满意;82.8%(140/169)的学生对提高健康素养方面感到满意;81.1%(137/169)的学生对明确责任使命方面感到满意。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明确责任使命方面的满意度高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其占比分别为87.9%(80/91)和73.1%(5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4)。因此,课程思政融入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中,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