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成功施行360°GATT且完成12个月按时随访的中晚期POAG患者48例(56眼),根据国际视野分期法分为中期组19例(20眼)和晚期组31例(36眼),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一过性高眼压(IOP Spike)分为IOP Spike组(40眼)和非IOP Spike组(16眼)。比较中、晚期组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眼压、用药种类、术后并发症情况(前房出血、IOP Spike)以及手术成功率(总成功率、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比较IOP Spike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野(VF)。数据分析采用 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及Log-Rank两两检验统计方法。 结果::术后12个月时,所有患者眼压由术前的(27.0±7.6)mmHg(1 mmHg=0.133 kPa)降为(14.5±2.0)mmHg,用药种类由术前的3(3,4)种降为2(0,4)种,二者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 t=11.89, P<0.001; Z=-4.21, P<0.001)。中期组和晚期组的眼压在术后任意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平均用药种类在术后1、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2个月时,晚期组用药种类3(0,4)种高于中期组的0(0,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0, P=0.045)。术后12个月,中期组和晚期组总成功率分别为80%、68%,条件成功率分别为25%、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完全成功率分别为5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7; P=0.044)。IOP Spike组和非IOP Spike组总成功率分别为69%、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完全成功率分别为63%、50%,条件成功率分别为6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9.33, P=0.002; χ2=8.16, P=0.004)。IOP Spike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BCVA、V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前房出血发生率为100%,其中发生持续性前房积血为9%(5/56),IOP Spike为29%(16/5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GATT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用药,且无严重并发症;IOP Spike并未加重视功能损害,GATT对于中晚期POAG仍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对PPV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PPV)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接受PPV且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其中接受PPV的原发病包括视网膜脱离13眼,玻璃体积血3眼,眼内炎1眼。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包括房角镜下内路小梁切开术6眼、经巩膜瓣途径微导管引导下外路小梁切开术11眼。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范围均≥300°,其中360°者11眼,330°者4眼,300°者2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标准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术后用药数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的主要结局指标为眼压和手术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用药数量、BCVA变化和并发症。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使用或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34.41±5.11)、(21.88±11.72)、(20.77±7.67)、(19.50±7.01)、(16.32±4.68)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779, 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12个月,14眼眼压较术前降低40%以上。术后6、12个月手术成功率均为76.5%。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580, P<0.001)。术后6个月,术眼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11, P=0.190)。术眼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治疗PPV术后继发青光眼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360 °小梁切开术(gonioscopy-assisted transluminal trabeculotomy,GATT)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是一种改良的小梁切开术.GATT将微导管(iTrack)环穿Schlemm's管后,利用微导管张力全周切开小梁网及Schlemm's管内壁,重建生理性房水流出通道,避免小梁网阻力,实现房水从前房直接进入集液管,通过增加房水流出机制降低眼压.GATT适应证广泛,主要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同时可运用于闭角型青光眼.GATT微创且不依赖滤过泡,能明显减少降眼压药物的使用,中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高,较少发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式.该文对GATT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手术步骤、作用机制、有效性、并发症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等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压失控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一例35岁女性左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反复发作眼压失控,出现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行左眼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术后随访1年,无需降眼压药物眼压11~15 mmHg.仅术后3个月复发一次.认为GATT为安全有效控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压的手术方式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60°Schlemm's管切开术与小梁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和视力的影响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房角镜辅助的 360° Schlemm's 管切开术(gonioscopy assisted transluminal trabeculotomy,GATT)与外路微导管引导的小梁切开术(microcatheter assisted trabeculotomy,MA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OAG患者90例(9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行GATT治疗的患者56例(56眼),行MAT治疗的患者34例(34眼),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GATT组和MAT组各30例(30眼)入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成功率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第一压平时间(A1T)、第二压平时间(A2T)、最大压陷时间(HCT)、最大形变幅度(DA)、最大压陷屈膝峰间距(PD)]、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A1T均较术前下降,A2T、DA、PD、视力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GATT组和MAT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A1T、A2T、DA、PD、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84、0.318、1.187;0.289、1.933、0.687;0.610、0.197、0.279;0.062、0.856、0.046;0.369、0.899、0.125;0.310、0.619、0.643;0.264、0.089、0.273;0.701、1.879、1.519;P=0.703、0.751、0.066;0.774、0.058、0.495;0.544、0.844、0.782;0.951、0.396、0.963;0.714、0.373、0.901;0.758、0.538、0.523;0.793、0.929、0.786;0.486、0.065、0.134).GATT组和MAT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39、1.456,P=0.390、0.228).GATT组和MAT组术后均有出血,两组术后睫状体脱离、浅前房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17、1.107,P=0.573、0.313).结论 GATT和MAT治疗POAG的疗效相当,可作为POAG患者的有效手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