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动脉终末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我们采用指动脉终末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35例第2~5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35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伤指外形好,无明显臃肿,皮瓣色泽、质地较好,皮瓣感觉平均达S 3+,指间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 结论:指动脉终末背侧穿支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指固有动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疗效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四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创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4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5月—2021年7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1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掌侧创面患者,其中男74例、女48例,年龄18~76岁,包括单纯手掌损伤者15例、单纯手指损伤者101例、手掌和手指同时受损者6例。创面面积为1.5 cm×1.2 cm~15.0 cm×6.0 cm,均经移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其中移植带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尺动脉穿支皮瓣者16例、移植带掌背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者20例、移植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的拇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者21例、移植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第2~5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者65例,皮瓣面积为1.8 cm×1.4 cm~20.0 cm×6.0 cm。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皮瓣穿支血管及皮神经进行定位和测量,术中均将皮瓣携带皮神经与受区神经吻合。将供瓣区创面直接闭合,或移植同侧大腿/前臂近端内侧游离中厚/全厚皮片修复。术后观察皮瓣与供瓣区移植皮片成活情况及供瓣区切口愈合情况。随访患者并于末次随访时,测量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参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估患者对皮瓣及供瓣区外观的满意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手功能。结果:术后,1例患者移植的带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尺动脉穿支皮瓣及2例患者移植的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第2~5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其余119例患者移植的皮瓣均成活。术后供瓣区移植皮片均成活,供瓣区切口均愈合。随访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带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尺动脉穿支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10~20 mm,皮瓣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10例、满意者6例,供瓣区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7例、满意者9例,患手功能评定:优者7例、良者7例、可者2例;带掌背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8 mm,皮瓣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13例、满意者7例,供瓣区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10例、满意者10例,患手功能评定:优者11例、良者7例、可者2例;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的拇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6~11 mm,皮瓣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17例、满意者4例,供瓣区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13例、满意者8例,患手功能评定:优者15例、良者6例;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第2~5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5~12 mm,皮瓣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43例、满意者22例,供瓣区外观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者47例、满意者18例,患手功能评定:优者39例、良者21例、可者5例。结论: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应用4种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不同类型创面,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供区继发损伤小,术后皮瓣感觉恢复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