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课-微课俱乐部新型师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总结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慕课-微课俱乐部的建设背景、规章制度及机构设置,探讨了俱乐部对临床教师的师资培训手段,展现了俱乐部的应用效果;同时对俱乐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慕课、微课俱乐部的构建,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为医学类俱乐部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教学俱乐部"形式开展师资管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效进行师资管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尝试通过"教学俱乐部"形式,组织教师合作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根据学院教学工作重点及当前教学热点成立六大教学俱乐部,通过深入贯彻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构筑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健全主动开发型的行为方式等策略;初步探索以"教学俱乐部"为手段的现代师资管理模式。实践显示,学院在师资梯队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比赛等方面均获得一定成效,甚至取得突破性进展。前述管理策略,为师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偱证医学俱乐部教学方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对住院医师开展循证医学培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取偱证医学俱乐部(evidence-based medicine club,EBM club)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总结了其教学效果和注意事项.实践证明,EBM Club是适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住院医师理解循证医学的理念、掌握循证医学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和考核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的麻醉科医师的重要措施,也是麻醉科医师成长的必经阶段.某院自从2008年起开始探索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从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过程,介绍组织管理、培养目标和培训细则、分级培训和轮转计划,结合临床教学查房、晨课制度、全科业务学习及杂志俱乐部等培养形式,通过完善考核内容,精细考核方法,及时双向考评并进行质量评价等方式,旨在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水平,培养更多合格的麻醉科医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期刊俱乐部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重症脑血管病教育方面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期刊俱乐部教学方法在硕士研究生重症脑血管病教育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神经重症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重症脑血管病方面的文献,前后分别采用文献解读报告教学法和期刊俱乐部教学法进行科研素质培养.教学过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下医学研究生在重症脑血管病方面的文献阅读量、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文献归纳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共入组硕士研究生14名,其中男性11名,女性3名.与文献解读报告会教学相比,应用期刊俱乐部教学方法后,文献阅读量显著提高(10.64±0.40篇/月vs 4.63±0.39篇/月,P<0.001);专业英语阅读能力(86.54±4.60分vs 76.91±4.49分,P<0.001)、文献归纳能力(76.43±3.52分vs 66.43±3.66分,P<0.001)、英语口语表达能力(82.04±3.62分vs 71.21±2.55分,P<0.001)均有显著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也有提升(89.77±2.36分vs 79.19±2.12分,P<0.001).结论 在医学研究生培训过程中,期刊俱乐部教学法是进行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医融合背景下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战术手段,医学高校体医融合教育工作决定了"大健康、大卫生"人才的有效供给.当前,医学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体医融合起步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纽带和实验平台.温州医科大学立足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探索以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专项课和运动医学俱乐部为载体的体医融合教学实践路径,将体医融合理念全方位融入"五位一体"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