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显微外科先驱——宋儒耀教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宋儒耀,1914年11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从华西大学牙医学院毕业后(图1),留华西大学任教,1941年,破格晋升外科主任。1942-1948年留学美国,师从整形外科权威罗伯特·H·艾维教授,并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和工作。1948年,宋教授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现代化的工作条件回到祖国,归国后任华西大学颌面整形外科教授、华西大学口腔医院院长。1951年,成立"西南整形外科手术队",参加抗美援朝医疗工作。1952-195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1957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先后任院长兼业务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院长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山西远志适生区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预测远志在山西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为远志现有资源的发掘利用及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102个远志样点(其中远志1 060个、卵叶远志42个)分布信息,结合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 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植被类型、降水量、温度等.远志在山西省潜在适生区分布主要集中于临汾、吕梁、太原、长治、晋中、运城东南部、忻州西北部、朔州西南部等地.结论 本研究预测的远志和卵叶远志生态适宜性区划可为山西远志种植地区的选择和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党参道地品种起源、变迁、现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党参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大宗药材之一,其种植面积与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党参基原众多、品种复杂、产地分布广,其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本文对党参道地品种的历史沿革、产地变迁及产区现状进行系统考证,发现当今党参并非古籍中的上党人参;人工种植和引种栽培导致党参产地逐渐向西北、西南地区变迁;我国 46 种党参属植物有药用历史,2020 年版《中国药典》收录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作为党参法定基原;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党参道地品种主要有山西长治和晋城的潞党、山西五台山的台党、陕西凤县的凤党、湖北板桥的板桥党参、重庆巫山的庙党、四川九寨沟的刀党、甘肃渭源和陇西的白条党、甘肃文县的纹党、贵州道真的洛党、贵州毕节的威党、东北的东党及青海的西党.通过对党参道地品种历史沿革的考证、产地变迁路径的梳理及产区现状的调查,可为其资源研究、品种溯源和改良、引种栽培、产地优化、品质一致性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晋西南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200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演化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回顾,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向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贾兰坡、王建、王择义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致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晋东南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晋东南地区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候因子与潞党参产量的相关性.选取全生育期≥10℃积温和降水量、根生长期平均气温以及苗期降水量等主要影响因子作为生态气候区划指标,选取DEM和土壤质地作为地理环境影响指标,分别建立各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按照90m×90m的细网格进行推算,采用隶属函数计算得到的各指标评判值以及熵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构建了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综合评判指标,对晋东南地区潞党参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进行了区划.结果 表明:晋东南地区潞党参生态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太行山区、西部太岳山区以及晋城西南部的太岳山和中条山的交界处,区域内光温水资源匹配较好,适宜潞党参生长发育;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太岳山向中部上党盆地和晋城盆地过渡的浅山丘陵区,该区域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资源相对短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上党盆地和晋城盆地的中心区域,区域海拔较低,夏季高温,不适宜潞党参种植.本研究结果可为晋东南地区潞党参优化生态布局,科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晋北典型矿农城复合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与协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受到人类剧烈活动的影响,矿农城复合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短时间内转换频繁,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分析和预测矿农城复合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时空演变特征、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协调区域生态功能和人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北典型矿农城复合区为例,基于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FLUS)和价值当量表估算法,分析并预测了1990—2026年土地利用类型及ESV变化,同时结合相关性指数分析2026年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18—202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主要表现在农用地、损毁地以及其他地类的相互转换上.在不同的发展情景下,2026年研究区的ESV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经济及生态发展情景的ESV总量依次为1.87亿元,1.69亿元和2.01亿元.(2)1990—2018年间,矿区土地复垦为研究区带来ESV增量1.95亿元.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带来的ESV增量分别为1.86亿元和0.09亿元.相较于第一阶段,土地复垦第二阶段虽然数量少,但占比不断增加,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另外,草地转林地和耕地转林地是第二阶段ESV增量的主要来源,其增值分别为430.03万元和404.61万元.(3)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关系明显,受到人类扰动较少的西南区域和人类扰动剧烈的矿区均表现为协同关系,仅有少数地区表现为权衡关系,且调节—文化服务的权衡关系较为明显.本文可为矿农城复合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